【絕地‧再生】錯誤的迷戀是種罪——犀牛悲歌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絕地‧再生】錯誤的迷戀是種罪——犀牛悲歌

2016年10月11日
作者:Malcolm DJURIC;翻譯:馮加伶;編審:洪郁婷
犀牛 Rhinos
分類
目: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科:犀科 Rhinocerotidae
屬:黑犀屬 Diceros (非洲黑犀牛)
  白犀屬 Ceratotherium (非洲白犀牛)
  獨角犀屬 Rhinoceros (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
  雙角犀屬 Dicerorhinus (蘇門答臘犀牛)
特徵:三千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古老物種中,唯一生存至今的成員,如今遭逢存亡危機。
 

犀牛,克拉拉。彼埃羅‧隆基(Pietro Longhi)的畫作,西元1751年。收藏於國家美術館,倫敦。Public Domain

主要威脅:

  • 盜獵犀牛角,作為中藥材(亞洲地區)
  • 棲地破碎化
  • 近親繁殖和地方族群量太小
  • 盜獵犀牛角,作為裝飾品(葉門地區)
    盜獵和棲地破碎化導致犀牛近親繁殖和族群量太小,又以獨角犀屬的爪哇犀牛特別嚴重,目前僅存的族群量大約40隻個體左右,只有在西爪哇可以見到。

犀牛,奇蹄目的哺乳類

在草食性動物中,奇蹄目的成員比偶蹄目的成員少了許多,至今現存的代表生物包括馬(以及馬的近親,驢及斑馬)、貘和犀牛。奇蹄目四肢的腳趾數量為單數,從演化的觀點來看,它們與偶蹄目的相距甚大。偶蹄目,顧名思義是指四肢腳趾數量為雙數,像是牛、羚羊、豬和長頸鹿。

在奇蹄目這個小圈圈裡,犀牛絕對是受到最多威脅的一群。目前僅存的5種犀牛,都已被列為保育類,因此任何形式的盜獵都是違法的。早在棲息地喪失的威脅之前,亞洲犀牛和非洲犀牛就已經被大量獵捕,在過去幾十年間,無止境的獵捕行為讓好幾個地區的犀牛絕跡,像是亞洲大陸的爪哇犀牛和西非的黑犀牛亞種都在西元2011年徹底消失。

犀牛家族倖存成員的體型都不大,其中又以蘇門答臘犀牛最特別,因為它的基因和冰河時代的披毛犀很相近。這意味著,比起其他現存的犀牛,蘇門答臘犀牛與能夠適應於寒冷氣候的絕種犀牛的親緣關係更加接近。

犀牛風潮湧起

西方世界對犀牛的著迷是從一篇遊記開始,根據此篇遊記的文字描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杜勒(Albrecht Dürer)創作一尊犀牛的木雕,強調犀牛有如盔甲般的表皮,這尊木雕至今依然被視為西方藝術的傑作。

18世紀時,有一個母印度犀牛被運往歐洲,它被命名為克拉拉,而且它的名氣從英國遠播到波蘭。從1741年到1758年這段時間,整個歐洲的人蜂擁而至,大部分的王室政要和著名科學家都想親見目睹犀牛的風采。

在亞洲,犀牛角被當作中藥材是造成犀牛數量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而這個藥方已經流傳了數百年了。

島嶼上的犀牛

現今,居住在島嶼的犀牛有兩種,分別為爪哇犀牛Rhinoceros sondaicus和蘇門答臘犀牛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它們曾經一度繁盛,從印度東北部到中南半島,往南至馬來西亞半島都有其分布。

蘇門答臘犀牛是三種亞洲犀牛當中體型最小的,它和其他兩種犀牛為不同的屬,反而更接近冰河時期的犀牛。它的特別之處在於皮膚表層的毛髮特別茂盛,蘇門答臘犀牛剛出生時有著紅棕色的長毛,長大之後毛髮會逐漸磨損變短。

最瀕危的爪哇犀牛,現在已經從亞洲大陸徹底消失,只能在爪哇島的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看到。而亞洲大陸上的最後一批爪哇犀牛,在西元1980年代還有約12隻,棲息於越南胡志明市附近的吉仙國家公園,但最後一隻在西元2010年時被槍殺,而且該隻犀牛的遺體被發現時犀牛角已被摘除。

另外還有一個小族群(約37-44隻)至今依然棲息於印尼西爪哇的烏戎庫隆(Ujung Kulon )國家公園,因為現存的族群量非常很低,讓爪哇犀牛成為世界上最瀕危的哺乳動物之一,也是所有犀牛中最瀕危的種類。當某種生物的族群量太小時,意味著他們的基因多樣性很低,這也讓該族群的延續更加不易。目前還沒有人工飼養的爪哇犀牛,換言之目前尚未有任何幫助爪哇犀牛維繫基因多樣性的保育計畫。

相比之下,蘇門答臘犀牛的情況稍微好一些,它的野生族群量大約為220至275隻。為了要確保這些個體可以存活、族群能夠延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保育它們。這些現存的個體分成數個小族群分散於各處,像是蘇門答臘、婆羅洲和馬來西亞半島。除此之外,馬來西亞西部與亞洲大陸相連的大漢山(Taman Negara)地區也有一小群的蘇門答臘犀牛棲息於此。


蘇門答臘犀牛,母犀牛和它的小寶寶。照片來源:國際犀牛基金會。CC BY 2.0

因為有在人工環境下圈養的族群,關於蘇門答臘犀牛的研究比爪哇犀牛來得多,但是圈養保育計畫的執行依然很有挑戰性。在西元2003年時,馬來西亞的圈養犀牛曾因為寄生蟲爆發而大量死亡,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從西元1980年代開始,世界各地飼養的犀牛大約有40隻,而後在人工圈養的環境下,只有兩隻小犀牛分別在西元2001年和西元2004年時被順利產下,成為辛辛那提(Cincinnati )動物園的新成員。其他的圈養犀牛,超過半數都已經不在了,比野外族群消失的更快。

身為一位地球公民,我能為犀牛做什麼?

人類對於犀牛的迷戀讓它們的命運陷入絕境,某些文化對犀牛的偏執就是源自於其獨特的外型,犀牛被視作珍貴的中藥材,而這也是讓現今犀牛走向死亡的罪惡根源;反之,棲息地喪失對全球犀牛群族量的影響反而較輕微。犀牛,是地球上大型動物的代表生物之一,是相當獨特的遺產應該要留給後代子孫。

為維護犀牛的未來,我們應該:

  • 拒絕使用和購買由犀牛(身體部位或器官)製成的任何產品,無論作為藥品、裝飾品或是習俗儀式。
  • 支持保護犀牛棲息地的計畫
  • 減少或避免消費可能會造成犀牛自然棲息地破壞的產品,如果可以的話請參考產品的環境責任資訊來選擇。
  • 如果負擔得起的話,請支持生態旅遊,讓您的孩子有機會親眼見到這些奇妙生物。像是到肯亞、坦桑尼亞、尚比亞、納米比亞和南非等地,都有機會觀察到非洲白犀牛和更罕見的非洲黑犀牛。離台灣較近的生態旅遊景點,則包括印尼蘇門答臘的古農列尤擇國家公園(Gunung Leuser National Park)、馬來西亞沙巴的丹濃谷公園(Danum Valley park),在這裡可以看到蘇門答臘犀牛。此外,像是印尼西爪哇的烏戎庫隆國家公園(Ujung Kulon National park),這裡有更稀少的爪哇犀牛。如果想一睹印度犀牛的風采,尼泊爾的特萊地區(Terai)和印度阿薩姆邦(Assam)都是適合造訪的地方。

犀牛與老虎處境的異同之處

犀牛和老虎的頭號威脅都是因中藥材而起的非法貿易,但是,犀牛物種的保育狀態因為多種因素比老虎來得困難許多。老虎,包含了數個經常被人工繁殖和圈養的亞種,這些混種個體不同納入老虎保育的計劃,但至少它們學名都一樣,皆為Panthera tigris

而犀牛則包括四個不同的種類,只有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的親緣關係更接近而被歸類於同一屬。犀牛的人工繁殖和圈養比老虎困難許多,小犀牛的出生和存活到成年都是極其少見的案例;相比之下,在人工環境出生的老虎數量相當穩定且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犀牛的性成熟為七歲(母犀)和十歲(公犀)、妊娠期大約為14個月至19個月、每胎只會有一隻小犀牛,而且母犀牛的生理週期讓它們要每隔兩年半年至三年才會懷孕,從這些數據可以得知犀牛的繁殖速度很慢,亦進一步解釋了狩獵壓力讓犀牛族群量難以回復的背後原因。

老虎和犀牛繁殖能力的比較表:

  全球圈養數量 性成熟 妊娠期 每胎產仔數
老虎 超過1萬隻 母:3至4年
公:4至5年
100天 每隔2年至2.5年,
產下2至4隻的小老虎
犀牛 少於1千隻 母:6至7年
公:10至12年
14至19個月,
視種類而定
每隔2.5年至3年,
產下一隻小犀牛

※ 閱讀英文版:Endangered Species:Rhinos - The Family of Rhinocerotidae
※ 更多內容>> Malcolm × TEIA 絕地再生:瀕絕動物保育中英文資料庫 Endangered Species Database Project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