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珊瑚礁生態韌性怎麼做? 陳昭倫籲建構跨領域管理系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恢復珊瑚礁生態韌性怎麼做? 陳昭倫籲建構跨領域管理系統

2016年11月25日
本報2016年11月2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林倩如報導

19、20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於跨領域科技研究大樓舉辦「氣候變遷下台灣珊瑚礁生態韌性與永續研討會」,第一天以墾丁與東沙為案例探討;翌日則邀請政府單位、學者、NGO進行三方座談,聚焦前日結論延伸交流討論。

中研院永續科學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展開為期三年的「面對氣候變遷下台灣珊瑚礁生態之永續發展」研究計畫。總主持人陳昭倫表示,如今談生態韌性,必須走出生態學,跨經濟學、社會科學合作跨領域整合研究,近一年半來邀集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不同領域專家成立兩組研究團隊,分別以墾丁珊瑚礁、東沙環礁生態系作為研究主題,企圖建立一個珊瑚礁永續管理決策支持系統,藉由生態、環境、管理、社會經濟等四個子系統,進行系統動力模擬,此亦為該計畫階段性成果報告分享。

陳昭倫表示,如今談生態韌性,必須走出生態學,跨經濟學、社會科學合作跨領域整合研究。圖為綠島石珊瑚群聚。圖片提供: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珊瑚礁演化生態與遺傳研究室。

海洋變遷  珊瑚礁喪失生態韌性

就珊瑚礁的生態韌性(Ecological Resilience),陳昭倫先予以清楚定義,指的是「經環境干擾後的珊瑚礁生態系,維持或恢復與干擾前相同的結構或功能狀態的能力」,Resilience等於抵抗力(Resistance)加上恢復力(Recovery)。以珊瑚礁來說,無人為干擾和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五至十年可恢復受干擾前的覆蓋率。

另一方面,涵蓋觀光、漁業、海岸防護、醫學、文化等等面向,健康的珊瑚礁生態系原可創造1兆新台幣的淨收益,但因受區域性(過漁、污染、棲地破壞)及全球性(海水升溫、海洋酸化)之海洋變遷影響,「2016年是歷史紀錄上最熱的一年,地球暖化90%的熱都跑到海裡面!且人為活動干擾已破壞生態韌性,使其變得脆弱、難以恢復。」

因氣候變遷及聖嬰現象,導致海溫上升。今年3~5月,從澳洲大堡礁北部到巴布亞紐幾內亞,6月底~8月在墾丁與東沙內環礁的珊瑚大白化,都直指全球大尺度的珊瑚白化與衰退,「珊瑚白化乃可逆反應,移除逆境因子即可恢復健康,但熱這個因素一直沒有排除。」

他指出,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整體恢復,尤須結合生態、環境、管理、社會經濟四個子系統,建立、推動一套適應性韌性基礎管理架構(Adaptive resilience-based Management, ARBM)作為永續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適應性韌性基礎管理架構圖(Adaptive resilience-based Management, ARBM),整合生態、環境、管理、社會經濟四個子系統,作為永續管理決策支持系統。資料來源:研討會簡報。

墾丁珊瑚礁:流域治理、里山里海成為保育關鍵

而墾丁國家公園和東沙海洋國家公園海域,是台灣周邊海域中擁有發育完整珊瑚礁生態的國家公園。不過,因礁體特性(群礁 vs 環礁)、國家公園成立時間(30年 vs 9年)跟人為活動程度(污染、棲地破壞及觀光管制強度)等差異,兩個珊瑚礁生態系也面臨著不同面向的干擾與衰退。

海生館科學教育組助理研究員邱郁文以「恆春半島水域環境歷史變遷」為題切入,描述上游集水區土地利用、中段河道整治如何影響下游近海珊瑚礁的生態,「地面水管理缺乏想法,森林集水區功能退化連結到流域管理,溪流出了問題,常常是整治工程越多環境越差,海洋當然受到波及。」強調保護集水區以呼應里山里海倡議,「山上一棵樹,海中千條魚。」他提醒。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助理教授陳韻如則透過對漁民、浮潛客、潛水客、一般遊客進行問卷調查從事「人為活動經濟分析」。實證結果發現,珊瑚礁保育偏好於不同類型使用對象的異質性,舉凡活珊瑚覆蓋率提升至健康程度、增加生物多樣性、改善水質至符合標準、管制現況遊客人數、珊瑚礁保育信託基金、確保海洋保育警察、增設環境教育課程等等項目,均得出不同參數,藉此評估協助訂定使用者付費機制及海洋保育政策。

陳昭倫並補充未來進度,包括將三大分區(東岸、西岸、南灣)生態資料分別進行生態系統模式(Ecopath)的建立與空間整合、建構環境╱生態╱社會經濟三大子系統的系統動力模式、模擬各項情境,以提供決策支持系統等等研究規劃。


海洋變遷對墾丁珊瑚礁生態系的變遷與現況表。資料來源:研討會簡報。

東沙珊瑚礁危機:過漁、有害珊瑚之藻類大量生長

相較於墾丁珊瑚礁生態備受人為活動干擾,東沙環礁的環境相對簡單,生態恢復能力較高。研究團隊於15個不同珊瑚礁區內,針對五種不同棲地類型(健康珊瑚區、軸孔珊瑚區、微孔珊瑚區、海草及死珊瑚區)進行調查,包括中研院綠島海洋研究站研究助技師何旻杰「東沙內環礁珊瑚礁群聚空間異質形式與形成機制探討」、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溫國彰「東沙內環礁藻食性魚類對於海藻及珊瑚競爭的控制及棲地對入添仔稚魚的影響」、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劉少倫「東沙內環礁鈣化乳節藻及其他優勢底棲藻對珊瑚礁生態彈性影響之研究」、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副教授劉弼仁「東沙環礁內海草床與珊瑚礁的生態連結性」等四個發表。

何旻杰說明,15個樣點分深╱淺水域、礁平台╱礁斜坡等來進行群聚組成,7月發現開始有白化現象。相同測站,溫國彰則研究不同功能群藻食性魚類攝食不同藻類,進而影響珊瑚之交互作用。過漁造成藻食性魚類減少,使原本以珊瑚為主的珊瑚礁生態系轉變成大型藻類優勢的生態系。他說,「本以為東沙人煙罕至,鮮少人為干擾,但其實沒有那麼浪漫,中國漁船越界捕魚,研究得把非法漁業壓力加進去。」

而劉少倫在調查海藻豐富度及覆蓋率中發現,平均而言,東沙內環礁珊瑚覆蓋率較外環礁及墾丁地區低,且海藻覆蓋度較高。顯示內環礁珊瑚生態系已逐漸由珊瑚優勢,轉換成以海藻為主(匍扇藻、網地藻、對生乳節藻)不健康生態系統,此類有害珊瑚之藻類無顯著季節變化。

東沙珊瑚礁的危機之一,即為匍扇藻、對生乳節藻的大量生長,目前尚看不出被藻食生物有效控制的可能,但馬糞海膽(如果族群量大)或許可以做出些微控制。

常與珊瑚接觸且潛在有害的藻種,其大量生長取代原以珊瑚為主的珊瑚礁生態系。資料來源:研討會簡報。

「海草非海藻,東沙擁有七種海草,呈半月眉形狀、是台灣最大的海草棲地。但今天底質呈現高氨鹽狀態,底棲生物狀況亦不平衡,已無海參海膽硨磲貝等大型指標無脊椎動物,跟十年前差很多。」劉弼仁則表示,透過分析珊瑚礁底棲生物種類、分布和定量調查,礁間水質及底質環境因子的分析與比較,找出適合東沙海草床的生態韌性指標;另進行海草床的種類、分布的定量調查,以瞭解東沙內環礁海草床的分布現況,作為日後管理策略的依據。

陳昭倫並歸納以下議題列入座談發展討論,墾丁與東沙研究都指向過漁問題;墾丁研究質疑流域整治之必要性,提出里山里海在地實踐的可行性,就經濟評估面,改善水質、海洋保育警察、環境教育時數等為實施要項。

東沙經濟產值部分,開放觀光、加強執法能量與強度則是重點,綜合來說,在在呼應「事權統一的海洋相關部會設立」的急迫性。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理事長林愛龍更具體回應,即推動「海洋及漁業部」一次到位。


「氣候變遷下台灣珊瑚礁生態韌性與永續研討會」三方座談,(左起)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理事長林愛龍、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處長陳仕泓。攝影:林倩如。


「氣候變遷下台灣珊瑚礁生態韌性與永續研討會」三方座談,(左起)海生館科學教育組助理研究員邱郁文、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徐韶良、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劉培東。攝影:林倩如。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