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氣候大會現場 環團:看不到我國低碳未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站在氣候大會現場 環團:看不到我國低碳未來

2017年01月20日
本報2017年1月20日台北訊,鄒敏惠報導

去(2016)年11月7日至18日,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2)於摩洛哥舉辦,台灣NGO團體也幸運地拿到觀察員身分,出席參與。

「COP22其實沒有什麼實質的推進或具體的成果,」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楊順美坦言。然而,大會通過了《馬拉喀什行動宣言》,出席的企業也紛紛宣布減碳作為,爭取國際訂單。相較之下,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國,官方無法與會,但現階段仍缺乏低碳政治的領導路徑,《電業法》更把改革的時程推到六至九年後,看在環團眼裡,顯得格外置身事外。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俊秀分享COP22現場觀察。攝影:鄒敏惠。

《巴黎協定》是第一個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性氣候協議,趕在COP22大會前,於去年11月正式成為國際法。然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也為大會投下陰影。

我國NGO雖無法拿到主要談判場所的入場券,仍然就場外觀察、各國減碳資訊蒐集、交換意見。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與台灣教授協會共同舉辦的環保茶坊,2017年第一場就以COP22為主題,於昨(19日)晚開講。

美國以環境監測見長 泰國致力森林復育

回想首次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的經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俊秀難掩興奮。儘管行前發生一些小插曲,邀請函遲遲未發下,猜想可能因為中國因素,參與行程受到干擾,所幸最後仍順利前往。劉俊秀解釋,這次使用的是「國際氣候行動網絡」(Climate Action Network,CAN)的推薦名額,能以觀察員身分進入會場藍區(Blue Room)。

就像是世界博覽會,除了會議場所,藍區也供各國設立主場館,展示減碳成果。其中,美國館以24顆太空總署(NASA)衛星居冠全球,現場也展示衛星監控下的暖化數據;美國國務卿則透過視訊演說,強調再生能源產業已發展出一定的規模,可說是無人能夠抵擋,似乎是在回應川普當選為這場會議投下的陰影。

場景回到亞洲,劉俊秀前往泰國館觀摩,發現泰國雖想要發展再生能源,例如風能或太陽能,但電力公司也是市場上一家獨佔,沒有自由化的空間,公民電廠多餘的電也不能賣給電力公司,只能家戶自用,不能賣電。以台灣近期通過的《電業法》來說,劉俊秀認為我國相對進步。不過,劉俊秀也指出,泰國的再造林做得比台灣好。以總國土32%的森林覆蓋率,泰國更明確提出2030年的目標,要讓森林覆蓋佔全國40%。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徐光蓉。攝影:鄒敏惠。

2016年再創高溫紀錄 企業也宣示減碳決心

這2、30年來,二氧化碳濃度與地面溫度皆持續上升。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報告,截至去(2016)年,地球氣溫已連續三年創下現代史上最高紀錄。

多次親身參與聯合國氣候大會,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徐光蓉分析起一份份國際報告,更強調氣候變遷的急迫性。而面對《巴黎協定》抑制升溫2℃的目標,企業無疑扮演了吃重角色。

會議期間,包括杜邦、Gap、通用磨坊、HP在內,總共365家500大企業簽署了一份聲明,宣示將盡其本份,從營運面和其他方面實現《巴黎協定》承諾,為控制全球升溫2°C盡一份心力。

除此之外,大會上更組成由企業主導的「再生能源採購聯盟」(Renewable Energy Buyers Alliance,REBA),瑪氏(Mars)全球永續總監更是當場宣布與墨西哥廠新簽訂一份風電採購合約。國際認證組織 ISO主席鮑曼(Tom Baumann)則在會中公布了最新認證ISO 14080,設定明確目標與檢核成效的 KPI 指標,幫助企業建立氣候行動。

此外,全球著名的「碳揭露組織」(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也在會議中宣布,目前世界上已有上千家企業回應 CDP 查核要求,其中85%已設定減量目標,約半數將在2017年實行「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

我國《電業法》廠網不分 阻綠電發展

跟其他58個高排放國家相比,台灣的氣候變遷表現指標名列52,是倒數第十名。

楊順美指出,台灣人對於電力的認知非常失敗,去年11月做的民意調查,竟然有44%的人認為台灣的主要電力來自核電。

對於政府喊出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目標,徐光蓉認為還可以接受,但是對現階段《電業法》的進度則很不樂觀。她表示,《電業法》其實還是廠網不分,對綠能沒有什麼幫助。反而很有可能讓綠電不可行,導致非核家園政策跳票。

劉俊秀也指出,現在《電業法》無法改革這個問題,民進黨政府更把改革的時程推到六至九年,卸任之後才要做,幾乎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