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香港國際環保博覽,在本月26至29日舉行,在「創新環保方案、構建綠色城市」的主題下,參展團隊中,著手處理各種垃圾問題的為最大宗,至少有近30家以相關技術作為主要的參展主題。在27日的亞洲環保會議中,更由韓、荷、日、港的業者分享廢棄物處理、循環再造的心得,他們一致認同,循環經濟要成,必須是由下而上,並得讓製造者參與處理過程,而非由政府從上而下的拋出政策。
小型廚餘分解機 三國同場競技
在展場中,廢棄物技術以分選垃圾、生物處理廚餘最為熱門。例如小如一個冰櫃大小的廚餘處理機,讓廚餘在一天內分解,大幅降低清運成本,加拿大「ORCA」、上海「白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不約而同推出類似的產品,且都是使用生物分解的原理。
「用好氧發酵的方式,50公斤的廚餘能在20小時完成分解、且99.37%的廚餘化為水。」上海德瑾綠水科技經理陸曉東表示,不但減毒防止二次污染,且能大幅的減少清運的成本。陸曉東表示,經過16年的研發,目前上海已有200點使用他們的白鷗消滅型餐廚垃圾處理機,目前已有餐廳、社區等場所開始嘗試。
加拿大的Totally green公司也聲稱,他們能降低50%的處理成本,更讓清運成本降到傳統堆肥的1/10內。除了骨頭、過大的果核、玉米殼、茶包外都能處理,目前包括希爾頓飯店、IKEA都已經選用ORCA。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工程師馬耀華表示,經分解處理後所剩的溶液,其實要做生質能、做沼氣、做魚飼料都不是問題,不過真正的考驗是出在去化與相關的產業鏈如何形成。
走過政策演化史 業者:政策由下而上、鼓勵產業參與才有效
法商「蘇伊士Suez」與香港政府合作的第一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計畫在明年一月展開營運,預計每天能處理200噸、年7.3萬噸的有機廢物,主要是收受工商業廚餘,例如餐廳,將以厭氧、堆肥等生物處理技術,轉化為沼氣和20噸堆肥等可以再利用的資源,初估一年可發出1,400萬千瓦。
此外,也有反過來將廚餘做厭氧處理以取沼氣,直接做為瓦斯使用者,也有如香港業者碧瑤,收集了香港賽馬的糞便,每天收集30噸,經酵素有氧分解後,成為可供園藝使用的肥料。
在論壇中,各國代表分享該國業者發展與政策走向的關連性,荷蘭Jewel公司工程師Pantelis Noe建議,政策應是由下而上的形成,尤其必須讓製造者參與處理過程。
韓國環境部環境產業技術課書記官梁明道指出,韓國一度一口氣列出70多項廢棄物個別的再利用規定,但這些複雜的規範,反而妨礙了產業的進步,後來韓國改採較為消極的管制,反而產業又開始發揮創意而進步。
梁明道也表示,在韓國推出廢棄物處理付費制度後,的確促進資源再利用,掩埋與焚燒就不再是垃圾處理的優先選項了。Pantelis Noe則表示,荷蘭為了開發更多的回收新招,他們認為必須先知道這些垃圾的成分到底有什麼,藉著分析數據,來提出適合的清運設計。
馬耀華更認為,以香港來說,目前需要的是先形成產業鍊,他認為這應該是要鼓勵民間投資,而非總是由政府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