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水庫計畫重啟 毀生態毀農業花120億元 僅換12萬噸水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雙溪水庫計畫重啟 毀生態毀農業花120億元 僅換12萬噸水

2017年12月19日
本報2017年12月1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20多年前發起的雙溪水庫計畫,一路遭到抗爭原以為已告終結,但搭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最近又死灰復燃,將在下週五29日進行二階環評前的現勘與公聽會。當地居民也再次起身抗爭,強調此案將耗資120億元,蓄水量卻只是翡翠水庫的零頭罷了,並不符合經濟效益,卻要毀掉當地好山好水,與有機會好好發展的友善農業、生態旅遊產業。此外,當地居民更認為,優先改善漏水、中水回收,都比再蓋新水庫更有效果。

19日上午在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的陪同下,反雙溪水庫自救會舉行記者會。雙溪水庫興建案選址在新北市的雙溪區丁蘭谷,是擁有藍腹鷴、林雕、八色鳥等豐富動植物的山區,近10年也陸續有民眾回鄉進行友善農業。

DSC02725

雙溪水庫重啟環評程序,當地居民反對。攝影:賴品瑀。

此開發案曾在1996年遭要求進行二階環評,但隨後停擺,一直到2012年重啟計畫,並在2013年直接進入二階環評程序,「現在的開發行為會不會對以前的環境產生影響」扶助律師陳憲政認為,此案在舊架構下進入二階,就會產生這樣的荒謬審查。

因為基隆會缺水 環團:漏水、回收先改善

而開發的主要原因,水利署則是以基隆缺水、因應極端氣候為由,甚至在前瞻計畫上,提出因為淡水供水系統曾有調撥翡翠水庫,而有雙溪水庫的需求。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執行長涂又文批,「極端氣候」目前成為了政府到處興起蓋水庫的理由,但對他而言,應該要以韌性城市來因應極端氣候,而不是更多破壞生態環境的建設。

當地居民林曾文彥指出,在「台灣地區水資源開發綱領計畫」的九大策略,第一重要的就是節約用水、第二合理水價,這些不先處理,就是本末倒置。而排在最後的「開發水資源」,林曾文彥批,眾多選擇當中,雙溪水庫應該也屬於最後一個選項,因為雙溪水庫造價120億,壩體又大、卻只能蓄水12萬噸,根本只能算是翡翠水庫的零頭,實在經濟效益不大。

全促會理事長謝國清表示自己就是基隆人,環說書寫說多雨的基隆缺水,實在讓他很訝異,認為基隆承受了不白之冤。謝國清指出,基隆漏水率全國最高,高達32%,自來水公司都自承這是首要改善的,改善後甚至還可以協助其他縣市。謝國清認為,利用基隆多雨的特性,要蓋的應該是地面的蓄水池。

基隆河守護聯盟共同召集人陳建志更認為,若要談汐止、基隆的未來水源需求,應該要做的是流域節水、漏水率降低、雨水收集,污水截流、現地處理等,這些措施加起來,都不需要花到雙溪水庫要的120億元。

「太厚工」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吳其融更批,要拿雙溪的水給淡水用,實在太不符效益,在這之前,保留雨水、改善漏水、中水回收才是比較實質的作法。

DSC02727

水利署以供水基隆,甚至淡水由為,要興建雙溪水庫。攝影:賴品瑀。

拒絕水庫 友善農業生態觀光更有利 美濃經驗為鑑

「這侵犯了我們的夢想與生存權。」自救會會長呂瑞弘表示遺憾。他個人在2012年選擇返鄉從事有機耕種,認為雙溪好山好水好空氣,是北部難得的里山據點。

高雄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長劉孝伸,則以當初他們成功擋下美濃水庫的經驗來比較。除了黃蝶翠谷也叫雙溪外,雙溪水庫計畫誇大了基隆的用水需求與缺水危機,美濃水庫當時也是高估高雄用水需求,強迫居民為公益犧牲。

劉孝伸也批判回饋機制是分化鄉親、腐蝕人心的開始。他以美濃拒絕了水庫以後,因為保護了農地跟水源,現在發展更好,農業與觀光都做出特色,根本沒有因為失去回饋金而導致當地經濟一蹶不振。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