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站改到台北港蓋不是不可行,不是工程問題而是時程問題。」立委陳宜民在大潭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預定地的海灘上,第一次親眼看到藻礁與柴山多杯孔珊瑚,除了感嘆過去沒有機會更瞭解台灣的自然生態外,更指出若是蔡政府的能源政策不要躁進,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就可以改到台北港,讓大潭藻礁得以保存。
5月初立院衛環委員會討論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爭議時,立委黃秀芳建議進行現勘,17日下午,召委陳宜民與立委陳曼麗、黃秀芳、陳學聖、呂玉玲等人參與。
由於藻礁生態爭論,林務局花了千萬元經費委託中研院與北教大、東海、成功大學等多所大學學者調查桃園觀新、大潭、鄰近白玉藻礁區域範圍生態研究,這個調查計畫今年3月已經展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會優先從目前資料最少、且面臨開發爭議的大潭優先進行,預計11月能有初步結果,但他認為至少應該完整調查一整年的時間才夠。
立委普遍認為至少應該等這個調查做完,再來討論三接站興建。陳宜民表示,這段期間不應該再繼續環評審查程序,陳學聖更要求農委會林務局出面,先給大潭藻礁半年暫定自然地景的文資身分,好讓大家安心。海洋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陳陽益則表示,沒有足夠的背景資料,的確難以做出評估,海委會將盡力協助彙整資料。
柴山多杯孔珊瑚的發現者陳昭倫以刷子輕刷後,看似灰黑的礁石便露出紅紫色,顯示其藻礁本色,陳昭倫表示,目前人類對這片海岸的生態了解尚為不足,桃園在地聯盟常務理事李碧恬更指出,只要前一天下過雨,沖掉藻礁上的泥沙,這片海岸將是紅通通一片。
中油表示,為了降低生態衝擊,已經提出了縮小開發規模,避開已知裸露礁體與柴山多杯孔珊瑚,並表示工業港也將採開放式配置,讓海水能自然交換,對海岸地形的影響將無顯著差異,未來施工上也會從工法、監測做到環境保護。
中油強調三接站的興建將攸關能源轉型、減碳排放政策。不過民間、學界,甚至月初衛環委員會也曾以臨時提案,要求重新評估改址台北港的可行性。中油表示,台北港、台中港也都曾在選項之中,不過最後因為觀塘工業港、工業區已通過環評,在時程上最有優勢而選擇觀塘。
不過,李碧恬質疑,從中油過去的文件來看,中油曾自評總投資成本最為經濟的其實是台北港,港灣工程費較低、且其圍堤就可以兼做防波堤。
而且,李碧恬指出,觀塘目前能容納儲槽的面積只有37公頃,只能設4座,後續就沒有擴充的空間,這樣大費周章蓋了接收站卻只能處理300萬噸也是相當不划算,何況觀塘的海象與風浪都比台北港惡劣許多,每年冬季有3個月不能用。中油則有一說是,未來若需要擴充,填海可能是選項之一,不過目前在送環現差審查的計畫並無提出這個規劃。
再者,李碧恬質疑中油的2022年供氣缺口,為何在設備倍增的狀況下,卻估供應量只能增加1/10,要求中油再說明。李碧恬認為,若2022年的缺口並不存在,那麼只要增建儲槽來做調度因應即可。
陳宜民指出,中油的講法顯示台北港並非不可行,而是時程的問題,包括要做環評、要重新調整配置等,都需要時間,因此政府的能源政策不要躁進,不需一定要在2025年全面廢核。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則表示,先前4月底環保署已經完成藻礁生態專家會議,提出了關於多項調查、影響評估等意見,有待中油回覆與補件。「準備好再送進來!」詹順貴強調,案子審查的進度端看中油是否能提出讓人滿意的資料,而不是以供電期程向環保署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