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制度困境 守住能源轉型的生態承諾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檢視制度困境 守住能源轉型的生態承諾

2019年11月18日
文:彭瑞祥(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今年5月間,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I)開工,十月中旬,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正式完工,預計年底商轉。誠如總統所說,從此,海上巨大的風機不再是外國的風景,而是台灣海峽上的實景。這座128MW的新風場,每年預計可以供應大約12.8萬戶家庭用電,是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的重大里程碑。

政府發下豪語,未來離岸風電產業可創造1.2兆元產值,並帶來1兆元的投資及2萬個工作機會。然而,這龐大的新興產業,有著過往執行團隊不熟悉的環境監督環境──海洋與海事領域,尤其是鯨豚等海洋生物、或在海面上飛行動物,是否會受到興建工程與風機運轉的影響而危及生存,更一直受到生態保育團體強烈的質疑。

從事「綠能」開發,也必須顧及生態保育上的「綠」,這一理所當然的價值取捨,實際落實起來,卻是一大挑戰,像6月間就爆出海洋風電打樁時,原本開發商承諾的鯨豚觀察員卻沒有出海,不僅被環保署處以罰款,更驚動環保團體對政府採取法律行動,其作為所凸顯的,就是必須在對海洋、海事十分陌生的條件下,唯有戒慎恐懼,才不會讓離岸風機成白海豚滅絕的推手。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環保團體對環保署提出「公民告知函」。孫文臨攝

然而,從事前評估到動工、到維運,當初美好想像所承諾過的保育對策究竟怎麼做?水下聲學怎麼監測?生態廊道怎麼設定?漁業補償怎樣才合理?缺錢缺船又缺專業人才的環保署與民間團體,怎麼進行環境監督?再再充滿挑戰。若我們再將視角放大,不只盯著風場內的狀況檢視,還會發現,台灣缺少宏觀與整體性的海洋環境調查,正急需政府出手。

缺憾中也有微光,例如海保署、海巡署、環保署討論中的跨部會合作機制,海保署的鯨豚觀察員制度、民間正在推的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等。這些機制還在成形中,有賴政府、民眾、廠商的協力,找出更穩固的制度,讓能源轉型的步伐,能切切實實走向環境與生態永續的「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