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環境】全台永續城市調查、台東重啟焚化爐將測試、蘋果175家供應商將改用綠能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午安環境】全台永續城市調查、台東重啟焚化爐將測試、蘋果175家供應商將改用綠能

2021年10月27日
編輯室

10月27日

氣候峰會將登場 環署盼由雙邊會議展現淨零決心

氣候峰會COP26預計將於下週登場,環保署今日表示,雖然台灣並非締約方,但有計畫在場外舉辦活動,並期望透過友邦發聲,或是在雙邊會議中持續溝通,強調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的決心與目標。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長蔡玲儀說明,現在國際間雖然很多國家都有表達2050年淨零排放,真正將這個目標入法的國家仍是少數,台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才正在預告階段,但已將2050年目標納入,代表台灣願意具體實踐。(中央社報導

13縣市首長齊聚!全台最大規模SDGs永續城市調查

《今周刊》去年首發國內首次六都永續發展目標SDGs大調查,根據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指標蒐集地方政府統計資料,同時透過網路民調了解民眾對地方首長的永續施政滿意度。今年評比範圍從六都擴及到21縣市(未包括連江縣),最後依據「六都」與「非六都」兩族群,公布各項得獎城市。今日公布結果,六都組特優獎由新北市和台北市獲得,新竹縣、新竹市、嘉義市和金門縣獲非六都組特優獎。(台灣好報報導

廢核團體跨國連署 呼籲不該對核電抱持錯誤期待

COP26氣候峰會前夕,廢核團體今日視訊連線國際環團,表示全球已有40國、390個團體組成「無核氣候聯盟」,連署非核聲明主張核電安全充滿疑慮。廢核團體說明,核電本身其實難以抵禦或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一旦發生意外,自然環境更是將受到輻射塵的污染,必須用數十年以上的時間進行除污與復原,不該對核電抱持錯誤的樂觀期待。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祕書長楊順美表示,2019年中央地質調查所指出,核四廠外海存在一條長約90公里的活動正斷層,若發生地震,規模可能會到7.5、7.6左右,核四廠原本的耐震設計根本遠遠不夠,「所以啟動核四,無異於啟動核災」。(中央社報導

IAEA將赴日查核廢水 原能會:調查要項納考察重點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專家調查團預計12月赴日本進行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技術審查,原能會今日表示,將協同外館蒐集IAEA調查團進展資訊,並將調查要項納入自組觀察團的考察重點,台灣雖無法參與,但會以類似調查團的方式赴日,日方已基本同意,時間預計在年底前。(中央社報導

加強與地方溝通健康檢測 中科三期環差案過關

環評大會今天審查「中部科學園區第三期發展區(后里基地-七星農場部分)開發計畫第一次變更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經環委確認化學物質的使用量及排放量危害性低,建議開發單位向地方加強溝通相關健康檢測、調查方案後,本案決議建議修正通過。(中央社報導

基隆保麗龍回收廠 居民勘查仍臭促遷

基隆市天外天垃圾掩埋場的保麗龍回收廠,因保麗龍熱熔過程產生刺鼻阿摩尼亞味道,居民10月初到掩埋場抗議,業者增設並運作活性碳空氣處理設備,環保局在現場和周邊檢測,顯示業者合乎標準,但居民今天前往保麗龍回收廠勘查,仍然有聞到臭味,希望業者儘速遷廠。(自由時報報導

中油半年第二次漏油 海保署開罰100萬

中油大林廠6月發生外海浮筒漏油事件,嚴重破壞小琉球及墾丁生態,海保署被指控防堵不力,且在外界質疑聲中才開罰。10月24日中油桃園廠也發生外海浮筒漏油,這次海保署不敢怠慢,27日傍晚宣布,中油半年內發生二次漏油事件,決定開罰100萬元,並要求確認安全無虞前,禁止卸油。(自由時報報導

桃園再爆違規砂石場!市府:已開罰328萬 沒縱容違法

有立委今日指出,桃園大溪占地最大的漢嵩砂石場濫挖農地、竊占國有地,砂石堆放高度甚至達30公尺,若坍方恐釀傷亡。市府回應,先前已裁罰328萬6,660元,沒有縱容違法;至於砂石場是否將砂石堆放過高與排放污泥到大漢溪,市府會釐清,若有違規必定重罰。(聯合報報導

台南增設漁港海廢暫置區 盼助保育海洋環境

海洋廢棄物問題日益嚴重,時常有海漂垃圾隨海流漂進漁港內。台南市政府今日宣布將在青山、北門、蚵寮3處漁港增設海洋廢棄物暫置區,預定在年底前完成,配合現有的安平港、將軍港2處海廢暫置區,盼加強清理海洋廢棄物,落實垃圾分類,友善漁港環境。(中央社報導

蔣月惠北上抗議光電開發破壞枋寮石頭營遺址 業者稱投入上億守護

屏東枋寮鄉石頭營遺址,是日軍在二戰期間阻止盟軍登陸的軍事要塞,縣議員蔣月惠不滿光電業者在開發過程破壞遺址,今日率隊北上到投資業者總部陳情,負責枋寮現場營運的生利能源公司,強調投入上億元守護文資遺構,期待成為全國第一座文資綠能共存共融之典範光電案場。(自由時報報導

台東重啟焚化爐年底測試 2022年中旬試燒後啟用

台東縣長饒慶鈴今日表示,台東家戶垃圾有高達98%無法外運處理,只能堆置在縣內掩埋場,但現在垃圾掩埋場皆逼近飽和,顯現垃圾自主處理的重要與急迫。她宣布重啟的焚化爐將檢修完成,年底開始測試,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試燒後正式啟用。(中央社報導

光寶自研海廢回收塑料LGS-7505 獲溯源與性能雙認證

光寶宣佈,自行研發的海廢回收塑料LGS-7505,取得UL ECVP 2809溯源驗證暨UL 746D回收塑料性能認證黃卡,成為全球首家獲得海洋塑膠溯源與性能雙認證的企業。光寶說明,LGS-7505其中75%材料來自於回收塑膠,5%來自於光寶與供應鏈共同研發回收的海洋廢棄保麗龍,與一般同材質塑膠原生料相比,可減少六成以上的碳足跡。(中國時報報導


可口可樂第四年被評為全球最大塑膠污染者 數字較2018年倍增

全球步入走塑年代,不少飲品企業都明言會減少生產膠樽,然而由環保團體26日公布最新的全球調查指,在45個國家淨灘行動中,一共檢獲超過33萬件塑膠廢料,而最常見為可口可樂製品,其數字較2018年時上升超過一倍,更連續第四年被評為全球最大的塑膠污染者。團體促請公司結束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東網報導

蘋果邁向碳中和目標 175家供應商將改用再生能源

蘋果公司今天宣布,過去一年內有雙倍以上的供應商承諾使用100%潔淨能源,加速邁向蘋果2030年前供應鏈與產品達成碳中和的目標;有175家供應商將轉換至使用再生能源,蘋果與供應商將把逾900萬瓩潔淨能源推廣至全世界。

目前在全球企業營運方面,蘋果已經達成碳中和;在2030年以前,每部出售的蘋果裝置都將達成零氣候影響。自去年宣布這個目標後,蘋果不僅大幅增加轉換至再生能源的供應商,也擴大產品中再生原料的使用,並建立著重於環境正義的新專案。在過去五年期間,蘋果共減少40%的碳排放。(中央社報導

示警人類走在歷史下坡路 「現代達爾文」籲合作扭轉趨勢

曾呼籲將地球半數地區列為自然保護區而被尊為「現代達爾文」的哈佛大學科學家威爾森表示,除非全球攜手合作,拯救現有物種,否則人類歷史恐怕將一直走下坡。他認為,儘管部分全球最大污染國在減少碳排和遏制全球暖化行動上故意拖延,但在拯救地球這件事上,人類的立場還不算太過兩極化。他說明,避免災難性氣候變遷,以及挽救生物多樣性,這兩項計畫必須同時進行。(中央社報導

因應氣候變遷危機 馬克宏籲習近平傳達果斷訊息

法國總統府聲明指出,總統馬克宏今日在電話中,要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之前,針對氣候危機因應方面提出中國努力的目標,並在中國終結對燃煤倚賴方面做出「具體」進展。中國是尚未提出新氣候目標的主要碳排國之一,雖然曾承諾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2030年之前不再增加碳排量,但目前沒有具體說明碳排何時會達最高峰。(中央社報導

地中海暖化 赤蠵龜「北漂」較冷海域

土耳其環境和城巿規劃部根據過去兩年對20隻赤蠵龜的追蹤表示,由於地中海暖化,每隔2、3年回到土耳其南部和西南部海岸築巢產卵的赤蠵龜,其季節性棲息地有往水溫較低海域北移的趨勢。此外,氣候變遷也造成外來物種入侵地中海,例如出現來自紅海的河魨,捕食當地原生物種,反映水溫升高的現象。(中央社報導

運費原料太貴了!2022年逾半數太陽能案場有延遲與取消風險

根據能源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報告指出,原料價格不斷上漲、供應鏈限制背景因素下,太陽能成本飆升,預估2022年全球超過90GW的公用事業太陽能電廠中,超過一半以上案場面臨延遲或是取消風險,開發商與電力收購業者將面對利潤降低,或直接延後案場進度。(科技新報報導

可愛擔當兼天然除草機 太陽能電廠雜草找「綿羊」來就對了

目前有愈來愈多人試圖尋找農光共生的方案,有不少牧民正與太陽能業者合作,太陽能廠商付錢請畜牧業者前來,讓棉羊吃掉妨礙模組發電的雜草植物們,太陽能廠商就不需要採買割草機、除草劑與聘請工人,而且還可以促進觀光。根據美國太陽能放牧協會 (ASGA)報告,這種模式在2017年從紐約州慢慢延伸,目前紐約州約有900英畝的太陽能場域,有聘僱綿羊當除草員工,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科技新報報導

日本七地區備轉容量僅3% 冬季供電十年來最嚴峻

日本經濟產業省預估,倘若今年冬季特別寒冷,明年2月用電高峰期間,東京電力公司供電範圍備轉容量率只會落在3.1%,中部、關西、九州等六個地區的備轉容量率約為3.9%,是十年來最艱困的電力狀況;產經省還進一步指出,發電廠的運轉風險以及液化天然氣、其他燃料短缺都可能會讓供電更加吃緊。

去年日本冬季用電飆升,公用事業電力公司燃料不足,購買許多昂貴的現貨天然氣,導致批發電價飆升,目前日本政府已經與主要電力、天然氣和石油公司攜手,為即將來臨的冬季備戰。(科技新報報導

研究指人類非大白鯊主要獵物 會咬人恐是「誤會一場」

大白鯊是海洋中最致命的獵食者之一,不過,由澳洲麥覺理大學研究團隊研究顯示,大白鯊從水下看向水面視角的影像後,認為在背光的情況下,無論是輪廓還是動作,牠們難以分辨是在游泳、衝浪的人類還是海豹。研究指出,人類遭攻擊的案例通常發生在年輕大白鯊身上,原因可能是牠們的視力低於成年鯊,且活動範圍也與人類有更多重疊,「當大白鯊長大,眼睛也變得更大,就能看清楚更多細節。」(自由時報報導

與細胞人造肉原理相同 芬蘭實驗室養出永續咖啡

印尼和肯亞等國生產的咖啡聞名世界,卻也涉及諸多環境問題,芬蘭科學家近期透過一項新技術,透過「細胞農業」原理,在嚴密控制的溫度、光照和氧氣條件下,從咖啡植物細胞群生長出來,經過烘焙,可用與傳統咖啡相同的方式沖泡。科學家相信他們研發的咖啡所需勞動力和資源會比傳統咖啡來得更少,但儘管人造咖啡具環境益處,部分食品政策專家示警,若實驗室產品普及,恐衝擊傳統咖啡生產者的生計。(中央社報導

大量浮石漂流 日本嚴防對核電廠可能影響

日本小笠原群島海底火山噴發產生大量浮石(多孔火山碎屑岩,能在水中漂浮),目前已影響沖繩縣及鹿兒島縣等地的漁業及觀光業,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表示,浮石等漂流物增加,可能對核電廠汲取冷卻反應爐所需海水的相關設備帶來影響,將視未來狀況了解造成的影響及確認核能發電業者因應作為。(中央社報導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白皮書 指碳排放情況已扭轉

在前一日公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表示中國已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在2020年碳排放強度較2015年下降18.8%,超額完成「十三五」約束性目標,並指將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聯合報報導

開徵碳稅?支持雙碳 中國加快研究碳稅等碳減排稅收政策

中國日前發布實現「雙碳」目標的明確路線圖,並提出財稅政策支持的四大要求。中國多位財稅專家表示,未來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和低碳技術開發,將獲更大財政支持,政府千億元級的綠色低碳採購力度也將加大,同時也將加快研究碳稅等碳減排相關稅收政策。(聯合報報導

中國碳達峰方案 新能源車2030年達總產量40%

根據中國國務院26日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宣示要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推估屆時年產可望突破千萬輛。(中央社報導

氣候組織模擬全球升溫 倘升3°C水淹香港 中環海濱退至滙豐總行

根據關注氣候組織Climate Central最新研究,香港被列為全球首20個最受影響地區,估計如果平均氣溫升溫3℃,香港將有61%人口居住的地方被淹沒;其繪製的模擬圖更顯示,若氣溫上升3℃,中環的海岸線會進佔到滙豐總行大廈前,中環新填海區大片遭水浸,中環碼頭亦將近被「沒頂」。(香港01報導

玻璃瓶回收成空話 港府得過且過 去年收集量不足三成

香港政府預計2023年或以前全面推行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畫,但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玻璃管理承辦商的收集量長期不達標且逐年下跌,由2019年2.12萬公噸下跌至2020年的1.42萬公噸,不足目標三成;今年上半年也只收集到8,800公噸廢玻璃瓶,遠低於政府每年收集5萬公噸的目標。(東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