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運動研討會 看20年老招牌 舊瓶裝新酒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保運動研討會 看20年老招牌 舊瓶裝新酒

2007年11月05日
本報2007年11月5日台北訊,彭郁娟報導

環保意識漸漸凝聚成台灣社會運動的力量。談到環保運動在你腦海中會浮現哪些畫面?街頭抗議?裸體反核?今(2007)年是老字號環保團體: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主婦聯盟的20歲生日。昨(4)日的「台灣環保運動研討會」,特邀請到他們,及關心環保的各界學者、立委等,共同回顧環保運動20年來的發展脈絡並激盪因應時代變遷的展望。

社會運動往往有其時代背景,環保運動也不例外。1980年代工業起飛的台灣,因能源需求大增、及相關開發所產生的汙染,引發民間的環保意識漸漸凝聚成社會運動的力量。今年20歲的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是因1985年政府欲興建核四、加上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意外發生,使民間反核的聲浪愈來愈大,而集結這樣的草根力量起家的。而今年也是20歲的主婦聯盟,當年則是結合婦女運動的萌芽而興起。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再造反核新生命曲線

一如商品產品生命週期,20年來反核運動的生命曲線在經歷2000年總統宣布停建的高潮,又因無法獲得立法院多數同意而復工的低潮,到行政院成立非核家園推動委員會後趨於平緩;雖然就「結果論」反核運動尚未成功,但這過程中教育民眾及中央核能發電利弊的成就也是不容抹剎的。

近年來全球暖化受到重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成為關注焦點,接下來應是新能源運動另一個生命曲線的開始,除了繼續推動非核家園,還要努力於核能替代方案的開發與教育。台灣環保聯盟學術委員高成炎在會中也提及環盟目前在生質能方面的努力。

主婦聯盟 貫徹從生活滲透環境教育

以生活環保運動為推動重點。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是主婦聯盟一直以來的議題推動策略,從生活細節做環保,20年來主婦聯盟讓影響力從家庭滲透到中央,成功例子如垃圾分類回收至今已是全國性政策。廢棄物減量仍是主婦聯盟目前推動的重點工作之一,只是換湯不換藥,因應時下物價高漲,二手高品(如大專二手教科書),成為其新的切入點。

除此之外回應時下黑心食品層出不窮,主婦聯盟董事長顏美娟表示校園午餐的推動,不僅為學員的健康把關;更在食物來源的採購上支持對土地友善的小農,飯後的廚餘處理更是相關回收教育的延續。看似一個小議題的推動,環境保護的牽涉層面卻很廣。

環保運動的非政治性多元可能性

研討會中也邀請到社會學者,提供其對環保運動發展脈絡的觀察。中研院社會所蕭新煌預測,未來環保運動會朝向地方(縣市社區)為單位的永續推動為發展重點。而南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的何明修教授,也認為隨著台灣市民社會的高度分殊性,環境保護的努力也會依各地不同的自然、人文生態愈來愈分散;運動策略上也將愈來愈多元,非政治性的方式將有愈來愈多的發展空間,如:綠色投資、綠色消費、結合勞動者權益的相關訴求等。

綠黨呼籲政治發言權仍應積極爭取

即使環保運動的非政治發展空間頗被看好,台灣綠黨召集人陳曼麗,仍特別在會中呼籲不要忽視政治發言權的爭取。她舉出台灣婦女運動從婦女新知基金會成立(1982年)起也是20年左右,但相較之下婦女團體非常積極爭取政治發言權;目前行政院各委員會單一性別不得低於1/3,政黨不分區參選人至少有1/2的婦女保障名額。諸如此類,婦女權益就可以由婦女本身去推動,自然容易立竿見影。然而,環保界一直以來並不積極爭取能直接發揮影響力的政治參與管道,她表示希望今年綠黨能有至少10人出來參選區域代表,以在不分區立委選舉時有機會爭取席次。

不論是由下而上普羅大眾的環境教育,或由上而下環境政策的推動;台灣的環保運動將持續在多元發展的社會脈絡下尋找新契機、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