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台灣回顧:台灣首座海洋國家公園誕生於東沙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7台灣回顧:台灣首座海洋國家公園誕生於東沙

2007年11月29日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撰文:阿紫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絕佳的海洋資源,只是過度的捕撈與開發,卻影響到海洋珍貴的生態體系,永續經營正是目前刻不容緩的議題。行政院有感於此,於2007年1月17日通過台灣首座海洋國家公園——「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之成立。

又因東沙群島,在地籍上是屬於高雄市旗津區,為方便管理,故「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南遷,辦公室就設在高雄市都會公園內,並於10月4日正式掛牌成立,為台灣實施保育海洋之政策,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不過,對於居住在台灣本島的民眾而言,東沙群島卻是陌生的地方,真正去過的人並不多,故此座國家公園的設立,應是保護大於觀光。

東沙島離高雄200多海浬,全島的陸地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多,整個環礁海域卻有300多平方公里,目前島上仍有海巡署駐守管理,再加上少數國軍官兵弟兄,總共約200多人。

只是這小小的島卻涵蓋了島嶼、海岸林、潟湖、潮間帶、珊瑚礁、海藻床及大洋等不同卻又互相依存的生態系統,同時也擁有我國海域唯一發育完整、歷經千萬年生長的堆積才形成的大型珊瑚環礁,扮演了南海與台灣週邊海域生物種源庫的角色,更有「海中熱帶雨林」之稱。

只是近10年來因破壞性的漁撈作業,例如像越南漁民以毒魚、電魚等破壞性手法捕魚,都造成環礁生態的受損,也影響到資源的再生能力,故國家公園的成立將有助於海洋的保育、復育。

東沙島的土,是白色貝殼及珊瑚礁塊組成,非常漂亮,歷史上更以月牙島、千里長沙、萬里石床、珊瑚洲,來形容東沙群島的特色,其環礁群的面積更達8萬多公頃,是西太平洋面積最大、最完整的。

也鑑於此,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在國家公園成立後,預計最快明年將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世界遺產」的認證申請。

此外,東沙尚有多處古沉船遺蹟,潟湖北岸並發現「東沙遺址」,顯示出東沙海洋文史與考古在此地的重要性。

故目前國家公園初期將只優先辦理資源復育、監測與生態研究措施,並訂定珊瑚礁存活率等相關復育措施考核指標,等指標顯示復育已達一定成效後,才考量推動後續之環境教育與開放生態旅遊。

受訪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曾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