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與氣候安全的戰略對策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中國能源與氣候安全的戰略對策

2008年03月06日
作者:劉治彥、龍曉柏、傘峰(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

空拍氣象圖。圖片來源:pingnews.com當前中國正快速工業化、城市化,能源需求增長快速,能源供需缺口擴大,石油進口大幅度提升,中國能源安全問題日漸重要,已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的因素。伴隨本國和全球能源消耗總量上升,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氣候變化進一步加劇,極端天氣事件增多,氣候安全問題也十分嚴峻。為此,中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戰略對策予以應對。

中國關於能源安全的戰略對策

中國能源消費的基本特徵是平均每人耗能較低,而消費總量、單位產值耗能較高。2005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達22.25億噸煤,2006年升至24.62億噸,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2005年中國能源消費僅為1.18噸油當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4、日本的1/4、美國的1/7。在中國的產業能源消費結構中,各產業的消費規模均在不斷增長,其中工業所佔比重最高,達70%左右,但比重呈下降趨勢,而民用、交通增長幅度較快。

中國能源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結構不夠理想,主要以煤炭為主,石油、天然氣相對缺乏,平均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

基於上述國情,中國政府明確要求強化各級政府對於能源安全運行的績效責任,提出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優化生產和消費結構,構築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的能源發展戰略,並採取需求與供應雙向調控的政策確保戰略的實施。

在能源需求調控政策方面,一是按全國4大主體功能區域,即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佈局產業與人口。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確定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促進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新格局。通過產業政策調控產業與人口在區域之間的合理配置,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二是著力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降低重化工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控制鋼鐵、礦產、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規模,加快發展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三是改善工業生產結構和工業組織機構,轉變工業增長方式,推廣節能新工藝、新技術,推進工業信息化與技術升級進程,鼓勵企業規模化經營,降低工業生產能耗強度,發展循環經濟型生態工業園;四是積極推進節能建築,減少建築物的能量損耗;五是加強生活能源消費的管理,以辦公設備、家電、家用汽車等為重點,建立節能標識制度,實施政府綠色節能產品採購制度,提倡節能消費。

在能源供給調控政策方面,一是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加快建立現代煤炭交易市場,逐步理順成品油價格,加大天然氣價格調整度,形成反映能源市場供需狀況的合理價格體系;二是擴大能源生產的投資規模,提高大型能源企業的生產能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建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發展以大型環保機組為重點的火 電,推進核電建設,加大石油、天然氣的勘探力度,擴大投資渠道,改善佈局結構,降低風能、海洋能、小水電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產業進入的壁壘。三是優化能源結構,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到2010年,中國煤炭、石油、天然氣、核電、水電、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別佔能源消費總量的66.1%、 20.5%、5.3%、0.9%、6.8%和0.4%。鼓勵可再生能源產業技術研發,如生物質能循環利用系統、太陽能與地熱能的集成技術、大容量風電機組技術、海洋發電系統技術等,力爭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5%左右;四是注重提高能源自給充足率。

中國的能源自給率一直在 90%以上,但是目前中國的原油自給供應率僅在60%左右,同時國家石油戰略儲備機制還沒有完善起來。因此,在國家能源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應加大國內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力度,擴大勘探範圍,重點開拓海域、主要油氣盆地和陸地油氣新區,加快深海海域和塔里木、準噶爾、鄂爾多斯、柴達木、四川盆地等地區的油氣資源開發。建成西油東送、北油南運成品油管道,適時建設第2條西氣東輸管道等;五是建立多樣性的石油、天然氣供應渠道。擴大境外油氣資源合作開發,在沿海地區適度建設進口液化天然氣項目,適時建立陸路進口石油管道。在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建立多元化能源供應基地。

中國氣候安全戰略對策

與能源安全相關聯,氣候安全已成為中國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的國家,積極參與聯合國主持的有關減緩氣候變化和維護氣候安全的國 際會議,商討相關協議,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中國明確提出了實現國家氣候安全的「兩手抓」的戰略,即採取減緩溫室氣體排放與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相結合 的戰略。
按照2007年6月中國政府頒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是「以保障經濟發展為核心,以節約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為重點,以科學技術進步為支撐,不斷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新的貢獻」。

關於優化能源結構與提高能效在上面已經論及,現僅就方案確立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戰略做些介紹。
首先,中國確立了農業、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水資源、海岸帶及沿海地區等幾項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以及不同的區域防治重點。

在農業方面,一是加強雨水蓄排、農田灌排、農田節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良糧食主產區低產量田。二是優化農業區域佈局結構和種植結構,糧食、飼料和經 濟作物生產相結合,調整種植制度,發展多熟制。三是選育和選用抗旱、抗澇、抗高溫、抗病蟲害等抗逆品種。四是恢復天然草場,建設人工草場,增加草場覆蓋 度,合理髮展農區畜牧業,減輕牧區草場壓力,防治荒漠化。

在森林和其它自然生態系統建設方面,一是完善和落實有關法律制度體系建設,依法保護和建設森林及其它自然生態系統,努力提高森林覆蓋率,爭取2010年達到20%。二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化對天然林、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監管,防止森林火災和防治森林病蟲害。三是選育耐寒、耐旱、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樹種,研發推廣濕地、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保護與修復技術,以及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等相關技術。

在水資源利用方面,一是以流域為單元對水資源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調配。疏濬河湖,退田還湖(河),平垸行洪,修復自然生態系統。二是通過大型水利設施建設,實現水資源在區域之間的優化配置,調劑餘缺。三是研究開發水循環與節約利用技術,積極探索海水淡化利用技術。

在海岸帶及沿海地區保護方面,一是健全法律法規,依法管理海岸帶及沿海地區生態環境。二是加強對紅樹林、近海珊瑚礁、沿海濕地等近海生態系統的保護 和恢復技術研發,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三是運用信息技術加強海洋環境監測和預警系統,及時觀測海平面變化與海洋災害。四是採取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應對河口海水倒灌和咸潮上溯。加高加固海堤,提高沿海城市和重大工程設施的防護標準,提高港口碼頭設計標高,控制地下水開採,調整排水口的底高。大力營造沿海防 護林,建立多林種、多層次、多功能的防護林工程體系。

根據氣候變化科學預測和分析,在北方氣候安全的重點是進一步加強南水北調建設,建立農田抗旱灌溉設施;在中部的長江流域進行大江大河治理,疏濬河道,建立防洪水利設施;在南方沿海建立防禦暴雨颱風的水利設施建設,恢復沿海地區的紅樹林生態體系,減少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損失等。

其次,中國政府不斷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研發工作,確定了中國氣候變化重點研究領域,如氣候變化的科學事實與不確定性、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應對氣候變化的經濟社會成本效益分析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選擇與效果評價、大氣變化準確監測技術、提高能效技術和清潔能源技術、主要行業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控制與處置利用技術、生物固碳技術及固碳工程技術等。

再次,注重提高公眾氣候變化意識。充分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新聞媒體監督和導向作用,以及民間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的協同作用,加強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鼓勵和倡導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倡導節約用電、用水,購買綠色環保產品,增強垃圾分類和循環利用的自覺意識等。增加有關氣候變化決策的透明度,促進氣候變化領域管理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此外,中國政府應在全球氣候變化工作上扮演積極的角色。國家和地方先後成立了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由首席行政長官和主管行政長官負責。國家領導小組 由溫家寶總理擔任組長,附屬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方針和對策,協調解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地方政府領導小組執行中央政府決定,並負責地方範圍內的相關工作。

總之,能源安全與氣候安全是可持續發展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優化能源結構與應對氣候變化是同一個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從手心來看,是節能減排;從手背來看就是應對氣候變化。自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以來,中國從國情出發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但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大規模能源、交通、建築等基礎設施建設,如果不能及時獲得先進的、有益於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則這些設施建設的 高排放特徵就會在未來幾10年內存在,這對中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提出了嚴峻挑戰。應對氣候變化挑戰,需要先進的技術作支撐,尤其是先進的能源利用技術。與世界先進國家比較,中國在能源高新技術和前沿技術領域還有相當差距,特別是在碳捕獲技術、煤炭轉化與清潔利用技術、安全利用核技術等方面與國外尚存在較大差距,能源科技自主創新任重道遠,亟待於與發達國家開展有效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承擔起保護人類家園的職責。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8年2月22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