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土規劃的尺度談溼地的希望工程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從國土規劃的尺度談溼地的希望工程

2008年05月06日
作者:云樹梅

台灣溼地地圖濕地生態系物種豐饒度僅次於熱帶雨林,但台灣普遍多視濕地為無利用價值之處;隨著人口劇增、各項建築與工程興建,讓台灣濕地持續縮減與畸零化,導致許多濕地生物面臨滅絕危機。內政部營建署在溼地保育上,正透過全國溼地地圖的劃設,優先將重要濕地與生態敏感區位劃定為國家重要溼地,以建立全國濕地生態保育的網絡及濕地銀行。接續上篇專文所談到回歸生態工程的核心價值,我們希望相關決策者與工程人員,在決策與規劃設計階段,同時也能具備此一視野的思考角度。

內政部營建署於去(2007)年12月20日的「2007全國公園綠地會議」上,發表了75處國家重要溼地。國家重要溼地的評選標準,是以國際間於1971年簽訂的「溼地公約」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為依據,以生物多樣性50%,自然性、代表性、特殊性30%,規劃合理性20%評定。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副局長洪嘉宏指出,如此全面性的溼地調查與公告,是台灣跨出溼地保育的第一步,獲選的溼地,將優先以「城鄉風貌計畫」給予補助;希望藉由積極的獎勵方式,拉抬溼地在台灣各地方的「社會地位」,使其在輿論和民眾意識中,受到更正面的關注與評價。

75處國家重要溼地共分為:「國際級」2處(台南曾文溪口與四草)、「國家級」41處,以及「地方級」32處。其評定過程,是於2006年10月便開始邀集專家學者、相關團體、政府部會代表等各界人士成立小組,1年中辦理說明會、書面審查、現場會勘、複審等程序而評定。

[1] 國家重要溼地

台灣擁有年輕的水文地質,以及綿長的海岸線,棲地條件豐富且多樣,各式溼地地景散布於全島,雖然進入21世紀的台灣,許多溼地已因著農業、工業而單一化,或淪為汙染與廢棄物的集中地;政府這項以保育溼地棲地為目的的補助計畫,期待激發民間正確認識溼地的價值,並串連出台灣目前重要的溼地網路,將棲地保育從個別、分散的狀態,轉為更大尺度的關懷視野。於此同時,期待也可以避免公共工程因缺乏對棲地的認識,而將工程劃設於重要溼地的區域範圍內,造成保育的遺憾與輿論上的對立。

在未來,棲地保育的知識與資本來源,將會是台灣溼地保育網路的重要工作與挑戰,因此建立「溼地銀行」(wetland bank)機制,是必要且關鍵的過程。溼地銀行的概念類似種子銀行(seed bank),提供溼地動植物保育及其庇護的系統。內政部營建署署長林欽榮於發表〈台灣溼地保育宣言〉時表示,溼地銀行的建立步驟,首先會成立「溼地保育基金會」,以建立溼地保育與人才的資料與知識庫;進而推動企業贊助、募款,辦理公益信託,建立溼地保育的資源庫。

雖然政府提出如此積極的願景與構想,但溼地棲地的範圍界定、所有權歸屬,以及是否有明確的法源依據作為後續保育行動的依據等,卻也至關重要;在目前法令面還未能提供實質規範的情形下,台灣目前的溼地棲地保育,往往仍停留在認養階段。

從國土保育的觀點面對溼地,總脫不開「限制開發」的保存策略,舉例來說,日前4隻丹頂鶴冬日留棲台北縣金山的清水溼地,引發了當地金山2-3號觀光道路新建工程路線橫切溼地的爭議,在民間保育團體的奔走下,台北縣長周錫瑋做出了丹頂鶴停棲其間工程暫緩、並保存清水溼地完整性的積極政治承諾;但,在許多當地居民的意願上,溼地許多都是私人農地,縱使多處廢耕多年,地主也許正等待著觀光產業擴大後,土地地目變更後的增值利益。如果生態保育創造的利益不夠豐厚或不夠即時,無怪乎一般民眾寧願選擇闢路增值,賣地謀利。

清水溼地後續是否真能如民間保育團體所願,可以升格為營建署的國家級溼地,以爭取到對溼地保育與補助,還有待觀察;但溼地保育與開發之間的競合根據為何、如何選擇,在台灣,儘管輿論沸揚,卻還不成一門學問。然而,如果彼此願意換個不同的思維角度,或許將發現保育與經濟並非全然對立;在2005年由「千禧年生態系評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出版的報告中,就提供了宏都拉斯在溼地開發與保育上達於兼顧的研究案例供參照。

宏都拉斯海岸溼地的紅樹林,擁有多重的生態與經濟價值,包括溼地可闢為魚塭養殖魚蝦、紅樹林的植株可收割作為木材、水土保持、水質與毒物淨化,並防洪與抗波浪侵蝕等。1987年,當地許多的紅樹林仍然存在,到了1999年,許多紅樹林棲地已經轉而建造房屋、養殖魚蝦,以及種植作物。在這長達12年的研究中,也發現了每公頃紅樹林的生態與經濟功能,大約可以表列如下:

每公頃紅樹林的生態與經濟功能

此一案例,讓我們看到:如果能先放下「全有」或「全無」在開發與保育中拉扯的堅持,其實是有機會在研究過程中,尋求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利益端點:是不是保育一定面積下的紅樹林,就可以達到相當程度的防洪與生物多樣性功能?是不是保留一定面積下的魚塭開發,就足以創造出兼顧地方經濟的收益?當雙方都願意以良性互動的方式一起坐下來討論,正是保育與地方利益交相尊重的學習過程。

在較大尺度的溼地保育行動上,還有台北縣市的「淡水河生態廊道」構想。「生態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的概念,在於提供棲地間生物聯絡與交通的管道,是當今保育相當重要的一環。若生物於破碎的棲地中無法交通與繁殖,族群數減少、基因庫流失,導致的物種瀕危與滅絕,將是必然的結果。

在此觀點上,台北縣政府又為了要同時解決淡水河汙染問題,而規劃在大漢溪和新店溪高低灘地上,廣泛建置具有汙水處理效能的人工溼地,除了可以成為都市郊區汙水的淨化方式,其可以串聯的淡水河沿岸如關渡平原、五股溼地、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沿岸溼地,將成為廣及 5,000公頃的溼地生態廊道。

人工溼地是運用自然機制所構築的天然淨水廠,讓汙水經過土壤、微生物、植物、空氣的交互作用,將水中的汙染物質轉變成生物和植物的營養,得到淨化,也使周圍的生物也獲得所需的養分,使得在淨化汙水的同時,也可以豐富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是利用自然程序淨化汙水的生態工程技術。然而,政府與民間對於尚未成熟的人工溼地概念與技術,尚有些許迷思,例如,處理汙水的人工溼地通常需要很大的面積,才能使汙水得到相當的淨化效果,因此人工溼地中只有非常後端的水域,也就是經過相當淨化程序後的水體,才不會引起公共衛生的疑慮,也才具有營建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此之外,人工溼地與自然溼地在維護管理上,也有大相逕庭的思考邏輯。若要人工溼地同時肩負水質淨化與生態效益的責任,密集且適當的水位與植物管理,與汙染排入的總量限制,都是必須的。台灣自1998年開始提倡、思考跟落實建造的過程中,並沒有很長的時間,許多的學理與原則仍在學習、研究、調查的階段。目前已經在淡水河流域出現的國家重要溼地,包括挖子尾、淡水河紅樹林、關渡、大漢新店、新海、打鳥埤當中,大漢溪畔的新海、打鳥埤屬於汙水處理型的人工溼地;計畫建置中的人工溼地計畫,尚有五股二重疏洪道、塔寮坑溪、湳仔溝、鹿角溪、城林橋等。

待人工溼地成就自然溼地的保育,華麗的水夢想固然令人振奮,但在溼地保育跨入創造人工溼地的領域中時,更加凸顯了溼地保育需要完整的資料庫、成熟的知識庫,以及豐富資源庫的重要性。今(2008)年是營建署訂定的「台灣溼地年」,如何穩定生態系並維護生物多樣性,以促成環境與人類的永續,台灣需要建立的是長期且積極的作法,以有效協調政府與民間建立共識,合理調整國土資源保育與利用的各項政策。

※ 此文轉載自「生態工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