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環團看美濃反水庫經驗:永無止境的社區運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兩岸環團看美濃反水庫經驗:永無止境的社區運動

2008年10月10日
本報2008年10月10日高雄訊,易俊宏報導

兩岸環團參訪鐘理和文學館。來台參與第三屆「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 的10位中國環保團體代表,昨(9)日南下參訪高雄縣美濃鎮,在欣賞精巧的紙傘工藝、手工籃衫之餘,也造訪著名的黃蝶翠谷和鐘理和文學館,對美濃的客家文化做進一步的認識。晚間則與美濃愛鄉協進會進行交流,相互分享社區總體營造的心得。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長劉孝伸指出,這十年的經營,「是一場起於反水庫,卻永無止境的社區運動」。

中國環團參訪美濃小鎮,與當地民眾互動熱烈。在經歷過一整天的參訪後,來自甘肅省的綠駝玲環境發展中心主任趙中不禁好奇的詢問,如何克服社會運動的局限性、讓社區能永續經營?美濃愛鄉協會理事李永誌表示,持續的行動關懷和強化文化內涵都是必要的方式。例如,客家歌手林生祥把客家文化轉化成音樂,藉以吸引更多人投入;另外,因為觀察到外籍配偶數目與日俱增,藉由開設「外籍配偶識字班」,幫助這些人融入當地,也能加強他們對當地的認同。同時在經驗交流上,與相關的團體、保持互動,才能克服資訊不足的問題,美濃愛鄉協會與「中國晏陽初學院」,在農村經營上有過不少的經驗分享;而音樂方面,與北京的「打工青年藝術團」至今還有持續保持聯繫。

劉孝伸特別指出,經由上述的方式,社區藉而累積相當豐富的能量,來維持永續經營。包含高雄縣旗山社大、南洋台灣姊妹會、美濃八色鳥協會、鐘理和文教基金會、美濃後生會、等相關社團,以及地方社區報「月光山雜誌」,都在不同的領域中,成為永續社區運動的一部分。

社區要永續經營,政策資訊的公開透明也是一項重點,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李永誌強調「人民對於自己利害相關的政策,本來就有知情與影響的權力」。來自內蒙古的綠色圖騰生態保護協會會長楊秋莎則表示,之前在北京圓明園的政策還有舉行聽證會,「總算是一個突破性的形式」,同時對於地方首長的考量也不只有經濟表現,同時也納入了「綠色GDP」作為考核指標。而湖北襄樊市綠色漢江會長、有「環保奶奶」之稱的運建立表示,中國雖已制定「環境資訊公開辦法」,但是還是有很多努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