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水庫的永續經營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水庫的永續經營

2008年10月17日
作者:林俊全

要延長水庫的使用年限,就要減少泥沙流入水庫。國內的防沙工程一直以防沙壩為主,但台灣各集水區排出的泥沙量始終居高不下。防沙壩的效果畢竟有限。近年北水局已開放民間業者於石門水庫阿姆坪一帶採取砂石。若能有效管理開採範圍及開採量,亦不失為降低水庫淤積量的好方法。

水庫清淤

一般而言,泥沙也是一種資源,因此水庫清淤牽涉到泥沙再利用的可能性與搬運的成本等兩個層面。這些泥沙,不宜以工程手法留置在邊坡,如果能有效利用,把這些災害轉成資源,是十分值得嘗試的方向。但由於泥沙的顆粒大小與岩性,都會影響到利用的方式與成本,因此,如何將這些泥沙供作土壤、骨材或其他工業、農業使用,都仍有待進一步的努力。

崩塌地治理與水土保持

石門水庫每年約有一百萬立方公尺的泥沙流入水庫,其來源主要是集水區內幾個大型的崩塌地。這些順流而下的崩積物,目前仍大量堆積在河道上,等著下一次往水庫移動的機會。

至於主流與支流上大量的防沙壩,則因為實際上多數已經淤滿,而早已失去攔沙的功能。防沙壩雖然兼有穩定河床、減少邊坡側蝕、調整流心的功能,但對於防止泥沙往下游沖刷、堆積的功能,卻僅在完工初期有效。即令如此北橫的巴陵防沙壩,也不免破裂潰壩。過去耗費巨資建造防沙壩的策略,應該被全面檢討。

破損的巴陵防沙壩;圖片提供:林俊全

另外,傳統的人工排水設施或水土保持工程,雖可有效減少蝕溝或崩塌地的擴展,但因為邊坡處理動輒增加水泥覆蓋面積,地表逕流量也相對提高;許多大規模的崩塌地及不易抵達的地區,更是難以有效處理。因此,在崩塌地治理上,應優先處理具有保全對象的地點。例如住宅、公路等建物或設施,施以適當工法,以避免浪費有限的經費。

建立自然環境監測系統

水資源的管理,就是水源區內水源、水質、水量的管理,也就是對集水區的管理。在可見的將來,水資源的利用與管理需求,勢必益趨嚴苛,包括能否精確預測颱風與乾旱的發生,及推估其影響,都是水資源管理重要的一環。過去利用衛星遙測,來監控集水區內大面積坡地濫墾、濫伐及過度開發的情形,或是建立淤沙及水質監測網,進行長期監測,這些也都是水資源管理的重要環節,需要政府政策持續的投入。

原住民保留地的開發問題

不少原住民保留地已大量開發為林地或農田;圖片提供:林俊全

在陡坡上開發、挖填,經常會因為工程品質不良或地震豪雨等因素,造成大量泥沙往下游沖刷,折損水庫的壽命。原住民保留地近年隨著開發的密度、範圍與交通網絡的擴張,對水庫的衝擊也更為加劇。(連載完)

※ 本文經出版社遠足文化同意,摘錄自林俊全《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一書。 
※ 本文不適合網站
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 《
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為「台灣地理百科」第100冊的總結篇,全書系現正舉辦線上折扣書展,詳情請參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