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廚餘製堆肥 垃圾減量更環保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回收廚餘製堆肥 垃圾減量更環保

2009年05月14日
摘錄自2009年5月13日客家電視台花蓮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廚餘送到了回收場,加入木屑,再分堆放置等待發酵,7、8天之後,廚餘就變成這種黑褐色的土堆,接下來每天攪拌一次,裡面還會冒出白煙,原來經過腐熟作用的廚餘,溫度竟然高達60度,接下來,這些土堆狀的東西,再被轉送到回收場的另一處堆放,等過了一個星期,就變成膨鬆,而且具有淡淡泥土味的黑色物質,最後再經過濾網篩選,就成了土壤改良劑。

吉安鄉公所祕書陳志強:「當初我們只是做鄉內,綠美化的植栽的使用,包括我們辦一些鄉公所的活動,我們也會免費贈送給民眾,大家認為說,這個東西是經過檢驗合乎規格的,我們想說是不是能夠,提供給外面一般民眾,我們願意提供,但我們還是要收一些成本費,目前是一公斤2塊錢。」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自從實施廚餘回收,每個月平均回收量高達250公噸,比往年多出2到3倍,如今製成土壤改良劑,可以用來改善土壤,不只大量減少垃圾量,更可以延長垃圾車,和垃圾掩埋場的使用年限,可說是將垃圾變黃金的最佳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