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師養護地球 為白海豚而戰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誓師養護地球 為白海豚而戰

2010年05月29日
作者:陳章波(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當前地球籠罩在全球氣候升溫、極端氣候變化無常之危機衝擊下。危機就是轉機,有了反省,才能夠有正確的行動。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也是人類永續的生存之道,它是由三個自然科學(演化學、生態學及分類學)架構出來的一門社會學。為了挽救基因的消失、阻擋物種滅絕、生態體系劣化,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地球高峰會議,多國領袖先後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其三大目標為:(一)保育生物多樣性;(二)永續使用生物多樣性之組成成分;(三)公平合理地分享利用遺傳多樣性所產生的利益。

台灣在2001年通過《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生物多樣性總算在台灣生根立足;有了尊重生命及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新局面。

養活眾生命的地球

整個太陽系在137億年前由一次大爆炸而形成,在70~137億年前之間,光能與物質之間可以互換,55億年前物質開始凝聚形成地球,地球上直到35億年前才開始出現生命。地球在生命尚未出現之前,環境的變遷受制於物理化學之自然力,生命出現後,開始出現另外一個力量:生命力,影響著大地及生物之間的關係,包含生存本能、多子多孫、適者生存等天擇的力量。400萬年前人類開始出現在地球上。人類出現後,增加了人的意志力在影響著整個地球的運作。

生態系統的全面觀-生命中心

人類在自然環境中所面對的生存大事,主要有三:飲食、男女、安全。首先,要學會自大地取得食物填飽肚子才得以活下去,並累積資財才得以繁衍下一代;要學習建造安全的生活環境,除透過兵戎保護生存所需的土地之外,對不可預期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生活上的不安全感與恐懼感,便透過祭祀的過程來獲得心靈上的安定與慰藉。

生態系是整體的,也是複雜多變的。如果以整體來看,難以看清楚生態系的複雜網絡關係,所以需要進行切割,切成許多細小的部份,才容易瞭解並看清楚生態系統的運作原理(圖一)。依據這樣的方式,可看出生態系統有五個「流」,其中之一就是太陽、風這類的「能量流」;岩石、樹木這些材料的循環叫做「物質流」;而風吹、春夏秋冬...等一大堆的訊息流動稱之為「資訊流」;大自然就是這三個流在運作。人進入自然之後,又加了兩個流,「鈔票流」及「選票流」。我們人類就是利用「鈔票流」與 「選票流」來運作自然界的「能量流」、「物質流」與「資訊流」;一旦用過頭了,環境就會遭殃,用得恰當,環境就會很好。「選票流」就是共識,大家用投票的方法取得做何事的共識。專注前面三個流的人為生態學者,後兩個流的為社會學者;可惜雙方很少有交流,然而,這五個流一起看,才會看懂自然與社會是如何地運作才得以永續。人類的能耐就是能夠讀懂大自然,大自然是無字天書,但是自然並不會騙人,人的訊息交流過程中是會騙人的。

人類與地球相處之道,有三個思考中心,一個是人類中心,一切以人類存在為至高的思索,常常會造成無節制的利用地球資源。另一個是生態中心,當人們有了反省以後,就又過度的以生態保育為主,而忽略了人類生存的必要性。因此中和之道就是提倡生命中心。人類是生命的一環,而生命是架構在地球的支撐之上。人類為了生存一定要用到其他的生物,如何保障物種的生存權,在地族群的繼存而只犧牲少量的個體。這才是健全的、對待地球與生物多樣性應有的照顧。

地球的生態系是整體的,養出包括人類等多樣的生物。由自然元件之間的互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可以歸納出五個流:自然界的「能量流」、「物質流」、「資訊流」,以及人類創造出的「鈔票流」與「選票流」,共同運作、影響著這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的複雜網絡。
地球的生態系是整體的,養出包括人類等多樣的生物。由自然元件之間的互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可以歸納出五個流:自然界的「能量流」、「物質流」、「資訊流」,以及人類創造出的「鈔票流」與「選票流」,共同運作、影響著這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的複雜網絡。

貪婪-演化的包袱

人類跟所有的生物是一脈相承的。演化學者就強調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人身體上有魚的痕跡,我們的手臂是從魚的鰭演化來的,我們中耳的三塊小聽骨也是來自鯊魚等魚類的鰓弧而來。總之我們與所有的生命都本是同根生,因而有歷史上物種演化的包袱。

在歷史過程中,我們有一些演化過程中不完備的地方,就造成今日我們很多人的不幸。遠古個體經常有一餐沒一餐的,所以有機會就會貪婪地多吃一些,並趕快以脂肪儲存下來,以便幾餐沒得吃時,可以消耗掉脂肪活下來,因而演化出叫做儉約基因型機制,同時也反映在大家都喜歡吃肉脂肪,可是我們現在社會的生活,每天都可以吃大餐,所以脂肪就太多了,造成一大堆的毛病。

這種貪婪成為一切文化的基石。現在由於人類對環境與資源的貪婪破壞和濫用,使得大自然不再協調,目前已處於由人類造成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階段,如果依照目前的情況繼續下去,地球未來將不再會有生命的存在,E. O. Wilson將之稱為「荒生期」。

下一步?

其實貪婪是動物的本質,人要有教養,心無物欲,才能不為物所役,環境就有了保全。許多人已經體認到:「人類是終極的悲劇性物種,因為他已學習、領悟到:當人類不存在地球上時,地球會存在得更好。」,因而改變行為來照顧地球。

有了這一方面的認識以後,我們就可以討論下一步該怎麼辦。先求個人的生存,要先瞭解人的基本需求,飲食、男女、安全之外,要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認定,要能夠活得很快樂、自在,就要處處像個人、不受牽制,絕對不受到現有廣告超級消費的吸引,而造成從飽食到暴食的行為,要學會照顧自己存活的基本環境面,更要好好照顧大地;也就是說,要有愛心、要利益眾生。生活在台灣的白海豚能否存續正反映了我們的覺醒與有力的行動。

台灣西海岸白海豚之命運

中華白海豚。蔡嘉陽攝生活在台灣的白海豚是獨立的族群,只剩近100隻,分佈於台南縣將軍漁港到苗菓縣龍鳳漁港之間,離岸約3~5公里的近岸海域。匯入台灣西海岸的河流不大,河口所能提供的食物不足,所以牠們要在各個河口游動來覓食,因而牠們比香港的白海豚來得瘦;加上海域又有工業發展及眾多污染,牠們更容易受到危害,所以牠需要比香港海域更嚴格的措施才得以保護。

2008年8月台灣的白海豚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鯨豚專家小組列入野生動物紅皮書中的「極危」(CR, Critically Endangered)等級,僅次於「絕種」。牠們能否活下去,懸在我們大家的手裡。

香港政府很明確的制定了「香港中華白海豚護理計劃」,「讓白海豚繼續以香港水域作為活動範圍的一部份」,也就是認同了白海豚的生存權,並且四管齊下:管理、公眾教育、研究、跨境合作,以確保牠們不在水域消失。香港人能,台灣人做不到嗎?

以下七點建議:

(1)要詳加研究、要瞭解牠的生活史、生境的需求。希望各單位多支付經費。

(2)林務局要儘速劃設保護區,保護區要涵蓋育兒區、攝食區及移動廊道。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簡稱ETSSTAWG)已經建議了「應優先保護棲地(Priority Habitat)」,我們就應該將那些區域按照野保法劃成「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而至少兩個分布熱點及之間的移動廊道,要劃成保護區。

(3)環保署應加強海域污染的防止及海域的淨化。

(4)漁業署一定要加強海域生產力的維護與增產,像投放人工魚礁,甚至必要時可考量用施肥的方式來增加海域的生產力。

(5)關於開發,應以台灣永續發展為主要考量的全贏策略。白海豚就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如果白海豚不能夠活下來,就表示沒有達到雙贏;開發單位提出的開發案就是不可執行的。一定要中華白海豚能夠活下來,這樣的開發計劃才是可以通過的。

(6)要加強與大陸及國際間的互動。白海豚已經是國際間的焦點物種,我們稍有不慎便成為國際的箭靶。

(7)保育是道德的行為,一定要加強教育的宣導,以提昇全國的道德水準。

大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我們讓牠不能生存,我們也就難以得到足夠的生命根基。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我們繼續的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繼續的破壞地球,把生命之母給糟蹋了,我們也是自掘墳墓,這都是不應該有的生存態度。

※ 本文原刊於《玉山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