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產業政策環評:90%的官方迷思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石化產業政策環評:90%的官方迷思

2010年06月18日
作者:munch

國光石化開發案環評正在進行,從地形、用水、污染、生態等等問題,三百多項問題被提出,國光石化要過環評,依照正常審查,根本比登天還難。

有趣是,當國光石化議題不斷被關注,社會已從單一石化投資案的討論,轉向質疑台灣的石化總體政策。

原本應該是在個別開發案之前,先期提出的的政策環評,卻在此時國光石化環評觸礁時出現,意義耐人尋味。

工業局在今日(2010年6月18日)召開的石化政策環評,提供的簡報資料中,建立在二個需求之上,第一個是90%的乙烯自給需求,第二個是台灣的雙石化體系。

從這兩個需求,推估出三個方案,最後的結論,就是最大量產的C方案。換句話說,就是從國光八輕到台塑六輕五期,一切都需要蓋!

問題是,這種政策評估,如同冷氣房裡的圖表作業,根本無顧現實環境的變化,甚至不看新聞,沒有聽見台塑王家的真誠嘆息。

90%的迷思

在工業局說法上,台灣乙烯需求不斷升高,國內必須維持90%的自給率。

但是這樣的自給率迷思,卻沒有坦白,台灣石化產業,上游原料難以輸出,乙烯原料幾乎全數提供下游產業使用。這樣的需求度,建立在於石化下游產業的發展,但是十多年來塑膠、化纖、面板等產業的出走,台灣的石化原料需求,根本不是增加,而是平穩或減少。

加上近日ECFA的談判結束,中國根本不願在具有戰略性質的石化工業上,做出太大的讓利。未來,台灣部分石化產品依舊負擔6-10%的關稅,面對東協加三的免關稅,只會加速台灣石化產業出走,未來台灣石化原料的需求,只會降的更低。

這也反映一個事實,長期以來台灣石化下游產品,七成輸出中國,不斷擴增的石化輕裂廠,只是供應輸出中國石化產品的需求。因此,台灣成為中國離島工業區之譏,並非空虛來風,而是反應在現實的狀況上。

當現實的競爭,加諸在產業之上,這些因為石化輸出,創造的原料需求,只會隨著石化下游廠的競爭考量,移往低成本的地區生產,不會留在台灣等待死亡,除非政府又是祭出補貼、減稅政策,將業者成本轉嫁社會。

所以90%的自給率,不是台灣社會食衣住行的基本石化需求,而是含括加工外銷,隨大環境變化的泡沫需求,但是竟然在簡報中,一字不說。

石化共亡的雙軌制

台灣原本由中油生產石化原料,台塑的出現,早期奠基於將公營事業開放民營後,因為市場競爭,國內石化產品不會壟斷,提供較優惠的價格。

但是多年來,中油與台塑在油品市場的聯合壟斷,讓人看盡商人的嘴臉,沒有因為競爭帶來優惠,反而是油價的不斷飆升。

更扯是台塑的石化產品,40%輸出中國銷售,拿著政府許多優惠補助,創造自己的企業利益。

這樣的石化雙體系,台塑不會因為民營的效率化下,讓產品價格低廉,中油也不會因為公營色彩,扮演牽制台塑的作用。台塑、中油都只是賺錢企業,不是慈善廠商。

這樣的雙軌制,呈現一種假性競爭,多年來安於現狀,啃食台灣市場,兼食中國利益,一旦市場變動,立即產生經營風險。

ECFA談判大致底定,石化業並未全數進入早收名單,跳腳最力的就是產品輸出中國最多的台塑。問題是學者專家早就提出警語,石化業的問題,不是關稅,而是產品升級。

「從能源材料、電子材料、特化等領域轉型,台灣石化產業早該轉向高值化、功能性高科技化材料,以及高科技產業用材料等三方向發展。(工研院報告,2006)」

台灣石化業的競爭目標,應該是以日、韓為目標,如果還在和中國、越南等國,競爭基本石化產品,只要中國大量生產原料,越南等國加工產品,台灣只有從傳統市場敗陣下來。

產品相似,關稅比人高,台塑跳腳也必須檢討,至於中油以國家資源起家,又如何只將目光放在台塑,天天上演「小弟有、大哥不能少」的內鬥戲碼。台灣社會看這雙軌戲碼,多年來也夠厭煩,當所謂雙軌競爭,變成政府的成長率禁臠,強留石化產業根留台灣,投資創造經濟榮景,就必須犧牲更多環境與健康。

石化政策環評,不該是從產業看需求,甚至是快接連出走的產業,而該是從台灣整體經濟結構,看待石化產業發展。當污染造成高價社會成本,當傳統產品無力競爭,政府有什麼雄偉產業轉型計畫,在保留基本需求外,取代這個號稱兆元產值的傳統石化產業式微。

石化政策環評簡報中,彷如關著門分家產,根本不顧現實坎坷,只想以假需求,護航開發,讓投資利益轉做選舉籌碼,到了東窗事發,毀了環境,敗了經濟,無人認帳負責。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