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到「生態保育」,大部份人都會直接聯想到偏遠深山裡的台灣黑熊或遠洋的黑鮪魚,直到作家張曉風為202兵工廠的自然綠地下跪,呼籲政府保留下這片「肺葉」,眾人嘩然,遂引發「淺山生態系」的討論。究竟在農業式微、都市持續擴張的當下,人和自然有可能和平共存嗎?而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中凸顯的日本里山經驗又是什麼?
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新頭殼合作「2011年環境前瞻」網路直播節目中,長期參與淺山生態系調查、評估與觀察家的學者專家表示,目前相關法規對淺山關切有限,加上環境意識普遍不足、空間規劃多為急就章的情況下,台灣在這方面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悖離自然的生活方式
針對「淺山」與「里山」兩者,社區規劃師陳信甫首先釐清:從前移民時代認為人易到達之處即為淺山,難到達之處就是深山,而生態學上的定義則以800公尺為分界,淺山地區的生物活動與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而里山(satoyama)不只是低海拔山區,其泛指人們耕種水田周遭的山野環境,所有在其中的活動皆細小而溫和,不會造成太大的非自然變動。陳信甫指出,里山精神已遠遠超越生態保育的意涵,它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美學。
但目前國內相關法令或保護區體制,對於淺山所形成的生態系關心有限,普遍被認為毫無價值的荒野,淺山因而逐步淪為開發標的,忽略其中蘊含的生態意義。座談主持人、綠黨秘書長張宏林說:「其實台北居民很可憐,從空照圖看,核心區域幾乎被灰色佔領,我們都生活在水泥叢林中。」他同時指出都市化的設計讓人遠離自然,與自然陌生,而後產生恐懼、敵對的態度,看到其他生物就想消滅。
淺山:迫切需被照顧的邊緣地帶
當探討當地傳統里山意義的生態紀錄片,激發了日本社會各界深思的同時。回顧2010年的台灣,除了202兵工廠外,還有許多台灣低海拔的「綠肺」遭受威脅,如苗栗苑裡苗50線拓寬與延長將穿越石虎棲地、台中市府選在大肚山綠地開發經貿科技工業園區,高雄復育中的半屏山土地開發的計畫提案,慈濟內湖基地預定地所在的保護區變更案等,仍舊受到建商的覬覦。
為求發展,開發似乎總是勢在必行。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總經理黃于玻表示,嚴格說起來,202兵工廠的生態環境,並不是非常好。但整個大台北地區幾乎開發殆盡,它就像難民營,是許多生物的最後避難所。我們並不會認為因為難民營生活環境差,就要摧毀它。這也是平地綠地的珍貴之處,所以如果要變更發展,真的要非常謹慎。
張宏林也指出,每到冬季,許多高海拔的生物會往低海拔的淺山遷徙,但當低海拔的淺山被破壞,牠們就失去了庇護的場所。他說:「我們的生活領域並非沒有自然,而是被我們自己破壞掉,或是不良的設計將自然排拒在外。」
內化里山精神 創造回歸自然的可能
環境保育與開發是否真的只能處在對立的兩端?黃于玻認為,沒有人天生就想與大自然為敵,問題出在我們的教育。教育系統並未讓大家瞭解生態的價值,太注重知識,而忽略了感性和美學的後果。就是讓生態保育變成口號,生命沒有和自然產生感動跟連結,遇到問題太習慣馬上採取對抗的作法。
張宏林指出,當我們不瞭解自然,也就無法與之和平共處。現在台灣在面對開發時,常在沒搞清楚當地生態的狀況下,只用紙本審查,沒有人關心在地生命,因此造成了一些恐怖的後果。他說:「如果好好規劃,台大校園或中正紀念堂都可以是一個好的生態區。」
談到將來如何在都會區保育生物多樣性,陳信甫樂觀表示還有機會做嘗試。以202兵工廠為例,從生態的角度來看,生態系十分完整。只要花少許經費,知道自然規律,就能把它變成自然野地,供人民瞭解自然生態。但目前比較可惜的是政府「兼容並蓄」的態度,尚未將「自然保育」放在「經濟發展」之前。而就算是保育,也不能只著重於所謂生態「資源」豐富的地方,陳信甫說:「如果裡面沒有特別需要保護的保育類動物,是否就不用保護?還是要等到物種都變保育類才要保護?」
而黃于玻則提出兩個需檢討的部份:一、很多事情決定太急,還沒想清楚就做執行,以為在解決問題,其實不然。二、目前的公民參與其實是「無效參與」,因很多時候民眾都處於「被告知」狀態,並非前期參與。生態的考量和規劃常被放在最後才討論。
以里山精神為借鏡,思索如何重新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在這方面,台灣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必須保有良好的自然環境,人類才會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張宏林說:「人類源於自然,最後還是得回歸自然母親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