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環境影響評估法第4條規定,環境影響評估應審查範圍包括:生活、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等環境影響,但實際上環評委員會對汙染排放以外的開發影響卻較少評估。
謝家梨園一紙公文變塵土
后里謝家的梨園已傳了4代,中科三期要興建聯外道路,8成梨園全部被徵收,每顆樹才賠償3850元。如今梨園已被挖得面目全非,怪手整地,只見灰濛濛的塵土。
「從這個圍籬過去原本是種植高接梨,大約一甲地,現在只剩下住家旁這個狹長面積可以種植」,梨園主人謝龍雄的媳婦王婉盈站在工地圍籬外眺望,想著過去圍籬內梨樹豐收的景象。
土地被徵收 嘆一生心血都白費
70多歲的謝龍雄,年輕時從南投名間買樹苗回到家鄉種植,許多梨樹都已超過50年。花苞從日本進口,用的都是高級的進口肥料,辛苦呵護的梨園突然一紙公文要被徵收,謝龍雄覺得這一生的心血都白費了。
年末,天氣有些冷,謝龍雄走進只剩狹小空間的果園,「突然說要徵收我的土地,心裏很難受,農民是靠水果生活,你突然拿去以後生活要怎麼辦?」
謝龍雄說,自從知道土地要被徵收,以前都沒用過健保卡,一煩惱什麼病都來了,尿酸、高血壓、還有一堆有的沒的病。「政府做這種惡霸工作,給農民很傷心。」
環保署:環評會不處理土地徵收問題
謝家如今只剩下0.2公頃的梨園,但中科聯外道路的擋土牆太高,影響梨樹空氣循環。2010年8月31日中科三期環評大會時,王婉盈當場追問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你多徵用不到的地是不是要還給農民?」此外她也要求中科應降低擋土牆約一半高度,讓梨園可以有充分的空氣。
不過沈世宏在會中說,「我們這是環保署的環評,徵地問題我們也很關心,但不在找們權限,但附帶我們會跟他說要好好考量。」
環保署認為土地徵地問題不屬於環評審查範圍,最後只在結論中做成附帶建議,請中科管理局、台中縣政府積極依會中承諾辦理。環評結論的附帶建議沒有法律效力,從2010年8月31日中科三期通過環評至今已過了4個多月,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我在環評會講的就是這道擋土牆,他當初講的擋土牆只要做到膝蓋高,結果做這麼高,你看梨樹才多高。」王婉盈站在梨園靠近擋土牆的位置說:去年收成損失很多,有結成梨子的長不大,沒結成梨子的就死掉。
「當初你要我土地時,兩個禮拜一張公文就定案了,8月31日到現在四個月了,為什麼老百姓要這樣等?」
沈世宏認為,環評處理的是對不特定人受到影響的問題,不是個案的影響,「個案影響不是沒有地方去處理,土地徵收內政部會處理這個問題。」
學者:開發案對社會、人民生活影響都應評估
不過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的看法是,環境的影響評估對於環境的定義有各個面向,包括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人民的生活環境。一個開發案包括對社會、社會中人民的生產方式與生活的聯結有什麼影響,都必須講清楚,「這是環評委員的職責」。但現在環評實質運作完全漠視這一塊。
對一生守護土地的農民來說,一旦得知土地將被徵收,身心受創往往難以平復。
2010年8月3日王婉盈在立法院舉行的記者會中,說出公公謝龍雄因土地被徵收差點尋短。而就在同一天,苗栗縣大埔朱阿嬤也因無法接受土地被徵收而自殺身亡,以身見證台灣政府土地徵收的沒有人性。
過去一年爆發的工業開發徵收土地案,還包括後龍灣寶、二重埔、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相思寮,居民都因土地面臨被徵收而身心受創。
如今多數開發案涉及農地變更,土地徵收也嚴重侵害人民權益。台灣環評制度特有的准駁權,環評審查結論變成開發案是否許可最重要的關鍵。如果環評審查不考量土地徵收等因素,已無法達到保護環境、人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