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談石化 台灣仍無發展條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學者談石化 台灣仍無發展條件

2011年03月06日
立報2011年3月6日台北訊,呂苡榕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石化產業究竟能為台灣帶來多少產值與工作機會?投資報酬率是否值得犧牲環境資源與人民健康?中華民國低碳環境學會5日主辦「氣候變遷、產業政策與風險管制研討會」邀請各方學者對話。

廠商投資 盼外移中國

經濟部工業局日前表示國光石化所串起的石化產業鏈,預估可為台灣創造產值3.3兆的產值,根據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估算,扣掉外部成本,每年仍有4105至 4323億元的淨效益。徐世勳強調,2019年營運之後,每年還將創造2.25%GDP和23萬就業人口。台灣農業每年僅貢獻1.5%GDP,政府卻花了 13%預算來支持農業,可是,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並非單純視GDP成長數字決定。

石化產業所能帶動的中、下游產業,以及產業對石化產品的需求,正是部份支持石化工業學者的論述基礎。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表示,許多產業需要石化產業生產材料。他預估台灣在2015年時,乙烯需求量將高達每年659萬噸。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扣除五輕關廠減少的產量後,需要國光和六輕五期來填補這個需求的缺口。

不過,這個論點遭到其他學者反駁。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表示,目前台灣石化產業中下游廠商幾乎外移,政府卻不願讓上游廠商出國投資,反而以「先投資完這一波,再讓廠商去大陸」為交換條件,使得廠商非得先投資國光石化案才有外移機會。

犧牲環境 換取利潤

蕭代基強調,中國對乙烯的需求量相當大,中下游廠商更已進駐設廠,只要開放上游廠商前往中國投資,就能迅速整合中國的石化供應鏈,攻佔中國市場。在場學者認為,過去政府要求晶圓廠必須先在台灣投資才能前往中國,面對石化產業,政府也以同一套邏輯處理,完全沒考慮產業別間的根本差異,造成現在這種局面。

目前台灣乙烯自給率飽和,7成乙烯皆是外銷出口。蕭代基指出油品出口免關稅,石化廠擁有政府租稅優惠,水、電成本低廉,等於拿全民共同資產換取企業淨利。不過,吳再益反駁台灣市場本來就小,不出口產業沒有競爭力,即便未來發展綠能產業,一樣得走上出口這條路。

吳再益強調台灣能源價格相較其他國家過於低廉,無法反映實際成本,如果要調整產業結構,首先應讓能源價格符合現狀,在適者生存的競爭下,廠商會修正投資方向。當鄰國日本、韓國積極發展石化產業時,台灣不應放棄這塊市場。

追上新加坡 再等十年

吳再益僅提出鄰近國家對乙烯的需求,卻沒比較各國人口密度、土地大小和背景條件。台大公衛系教授詹長權以新加坡為例,說明台灣無法繼續發展石化產業的理由。

詹長權指出,新加坡的裕廊島石化工業區是當地發展石化產業的成功案例,但它成功的先決條件是「有效的環境管理和產業發展政策,累積足夠的環境財。新加坡沒有農漁業,人均壽命較台灣高出2.4歲。」

新加坡目前PM2.5年平均濃度在19(μg/m3),相較於彰化、雲林一帶平均為40(μg/m3),空氣品質乾淨程度是台灣的2至4倍。

新加坡與台灣同屬水資源匱乏地區,但石化業使用的水源來自回收再製的新水和海水淡化水,不同於台灣將天然水資源供應工業用水,犧牲了農漁業的用水權。

詹長權表示,如果台灣打算發展石化業,至少得再努力10年,才可能達到新加坡那樣的高所得和長壽的社會條件,也只能選擇「低風險與高附加價值」的特殊石化工業。

他強調,目前看不出來有任何專業條件可支撐國光石化在環評中有條件通過,如果強行通過,那將是一項違反環境倫理、不符合社會正義、無助於經濟發展升級的錯誤決策。 無助於經濟發展升級的錯誤決策。

※本文轉載自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