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樂揚建設娓娓道出沉痛質疑,直指少數私利為何能凌駕多數人的公共利益,我們只想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提供社會大眾公評:都市更新案中的少數利益與公共利益,各是什麼?
樂揚建設於其聲明稿中指出:「守法民眾沉痛質疑:極少數私利,為何能凌駕大多數的公共利益?」我們在此肯定樂揚建設意識到了都更案中的公共利益與私利的問題,藉著樂揚建設提出的發問,我們進一步以文林苑都更案為例,列舉一般建設公司中所謂的公共利益跟集體利益是甚麼:
• 本案更新後價值19億35,322,222元
• 本案更新後面積4113.03坪,車位93部
• 地主實際分配權利價值8億73 ,997,570元
• 地主實際分配坪數1749.45坪、車位45個
• 樂揚分走2363.58坪、車位38個→現在價值一坪65萬,車位250萬=16億3132.7萬
• 樂揚審定成本8億63,294,685元加管理費2億0,372,093元,共計10億67014778元
• 可超賣差價獲利5億64,312,222,可超賣差價增值幅度52.88%
• 樂揚收了買屋者預售款,建案又可以貸款,依私下合約,究竟有無支付那些搬離地主的租金補貼?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府都新字第09830575300號核定版權利變換計劃書
樂揚建設申請公權力介入代拆,為其可賺得超賣價差5億,這5億元尚未包括審定成本中浮報的金額,實際上的獲利粗估恐約有10億之譜。仔細探究其成本與利潤,或許不難發現,現行都市更新案中所追求的「公共利益」多半只是空洞的假象,而所謂的依法代拆執行,簡單來看,就是樂揚建設為了錢要政府拆王家。如果這更新後的價值19億,要說成公共利益,請問各位讀者、媒體記者朋友們,這19億,你們有享受到半分半毛嗎?難道3個人以上能夠獲利,就可以說是「公共利益」嗎?這19億的私人住宅大樓如果是開放公廁給所有人使用,至少還有15層樓高的公廁給大家方便方便,問題是並沒有。這19億的私人住宅大樓最後就是私人的財產,還炒高了房價,不但沒有一絲公共利益在裏頭,還是造成現今社會高房價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
當樂揚建設的聲明稿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都更制度中,明顯的公共與集體利益概念,並以將王家強制納入都更計畫後,才能獲得整體區域環境品質、生活安全提升,我們也想再一次點出此案中最大的盲點:「都更計畫對整體區域生活安全、建築品質、城市風貌的正面提升價值,一定非要王家參加不可嗎? 沒有王家,這個都更計畫就做不下去嗎?」
樂揚建設一開始說依法不可排除,然而,當聯盟與王家列舉出台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第十五條、畸零地管制規則第六條等相關法令,指出王家並無「依法不可排除」的問題,而台北市都更處處長也曾表示:如果實施者願意,可申請變更設計排除王家,然而於上周五下午的協調會上,樂揚建設馬上改口,指出他們只是「小小實施者」,受地主之託、不可隨便變更設計。所謂變更事業計畫設計在其他都市更新案進行過程中是再常見不過的現象,我們不懂:為何樂揚建設在申請代拆時自行提高實施者的權限、而在變更事業計畫時卻自貶實施者的權限?
樂揚建設的聲明稿中,提到他們所謂依法參與都更的住戶們質疑:「為何抗爭戶絕口不談都市更新會帶來的集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為何抗爭戶不解釋曾經簽名蓋章並行文北市府、要求提出約2億回饋金額的條件是否合理?是否已遠遠超過其他依法進行都更的住戶們可以分回的數字?」
士林王家藉由此一聲明稿機會鄭重表示:現行都市更新帶來的是發財夢,不是公共利益。王家再次強調,「為了拆王家、賺10億,所謂書面上寫的2億的回饋金是為了讓樂揚建設知難而退。請快點打消拆王家賺10億的念頭,人家說買賣不成仁義在,不要被開了高價碰了釘子就哭哭啼啼,如果真的有心要做都更,請考量在外租屋許久95%的其他地主,盡快進行變更設計,蓋一般7層左右的集合住宅讓95%地主快點有個新家,不要賺那麼多,如果操作上有甚麼困難請聯絡台北市都更處,台北市都更處肯定會給予最大的協助」。
並且,我們也鄭重呼籲樂揚建設不應以法院對於「撤銷實施者資格」一案的判決結果,掩蓋文林苑案在計畫道路尚未開闢前、公共建設尚未妥備、環境尚未更新,先行建物更新的話,恐將引發的消防安全。沒有「公共安全」,哪來的「公共利益」!?請不要將媒體與當地住民當作「愚民」看待。
以上的質疑,懇請社會輿論與睿智的媒體從業人員深入探討、關切,發掘事實的真相,讓社會大眾能認清集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為何,讓社會公理與法制能維持正常的運作與平衡,不要盲目倒向極少數人私利的一端,產生惡性的循環。
我們期待從文林苑都更案這一課中,讓逐利成風氣的社會再次反省、共同面對、思考,我們的社區、乃至整體社會,在這些漫天價響的「一坪換一坪」口號宣傳下的都更案中,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我們衷心期待,追求社會進步、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的過程中,人民的居住權不應在此過程中讓步。請讓一般小老百姓們有免於迫遷恐懼的安居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