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蛙因寵物交易瀕危 學者籲建立個體履歷減少購買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箭毒蛙因寵物交易瀕危 學者籲建立個體履歷減少購買

2011年11月16日
本報2011年11月1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箭毒蛙外表鮮艷體型可愛,是寵物市場的高檔貨。(照片節錄自http://www.dendrobates.org,Jason Brown攝影)在保育界具有聯合國地位的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10日發表了最新版本的「瀕危物種紅皮書」,其中列為易危(VU)的Blessed Poison Frog以及瀕危(EN)的Summers' Poison Frog,兩種箭毒蛙在台灣都買得到,而國際寵物市場交易正是造成兩種箭毒蛙生存威脅的主因。目前國內對於野生動物圈養族群的個體辨識及履歷皆未建立完整流程,有學者表示,對於瀕危的箭毒蛙最好不要買,以減少野外族群的損失。

這兩種箭毒蛙原分布地都在祕魯的森林及峽谷,在台灣是不可能看到野外族群。CITES(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或稱華盛頓公約)將兩種箭毒蛙所屬的Dendrobates fantasticus 列為附錄二觀察名單,意即在合法授權下,仍可捕捉進行繁殖、飼養、買賣、進出口等交易。

台北市立大學副教授陳建志解釋,IUCN是純粹科學研究做出判斷,但真正具有法律地位的是CITES,然而兩者能否配合得宜,端視各國保育立場。以台灣為例,CITES附錄二的物種,需再搭配《野生動物保育法》第55條所公告的野生動物保育名單來決定保育等級。

林務局保育組野生動物科科長林國彰表示,箭毒蛙3種3屬在台灣都列為保育類動物,野外族群不得販售飼養,也不得進出口,只能申請用於教育、研究,並嚴格限制場域,如動物園、研究單位,經申請許可才能擁有。

但是箭毒蛙的圈養族群在台灣卻不陌生。在搜尋網站打入「蠟筆小新」、「寬帶皇冠箭毒蛙」,就可看到一連串買賣的資訊,箭毒蛙因外型鮮豔、可愛,讓買家十分動心。只是到寵物店購買箭毒蛙如何證明非野外族群?林國彰指出,人工飼養後的箭毒蛙,鮮豔的色彩會逐漸褪去,毒性也會減少。

林國彰接著說明,進口到台灣的箭毒蛙必須依據CITES國際貿易申請流程完成相關登記文件,由農委會核發才能繁殖、販賣、飼養。這些經過合法管道進口的養殖族群,原則上不會影響野外族群數及生存;反之,則將刺激野外族群的不當捕捉。買家購買時,務必要求店家出示CITES進出口合法准許文件;買家也可以要求複印合法文件蓋上店家印章以資證明。

其實文件證明仍有很多爭議,陳建志即舉例,曾有店家拿出日本提供的證件,說是從日本合法取得的;而文件經過一再複印,真偽難辨。

因此,最好是為每個個體建立履歷,將取得的來源、管道交代清楚。幾位學者都認同野生動物圈養族群的追溯機制建立之必要性,完整的追溯系統才能杜絕非法進口。但是箭毒蛙卻連個別辨識機制都做不到。目前少數幾種野生動物圈養族群已逐漸發展出個體辨識系統,例如鸚鵡已能透過腳環認證,但箭毒蛙只能靠文件證明。陳建志認為,後續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在這些制度、系統尚未建構完成之前,寵物市場中野生動物的來歷只能自由心證。不過針對兩種箭毒蛙,特有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德恩表示,飼養門檻高,一般人不容易養得活、養得好,再加上價格昂貴,他認為最好不要購買,也不要飼養。因為買賣將間接刺激市場活絡,也鼓勵店家開發新物種進出口,這些都影響野外族群的命運。「留在野外比養在家裡好。」林德恩如是表示。

目前台灣野生動物保育名錄每兩年修訂一次,兩種箭毒蛙保育等級是否需要調整,林務局保育組長管立豪表示,屆時將依照國內專家的意見以及參照國際保育組織研究報告調整。但更重要的是民眾的決心,讓野生動物留在原棲地,或能留給箭毒蛙及所有野生動物一條生路。

 

防堵外來種 部分店家提供回收機制

部分野生動物特別是觀賞魚等水族、兩棲類寵物,飼主無力飼養怎麼辦?林國彰表示,透過對店家的教育宣導,說明外來種逸出、放養造成的社會問題,部分店家已經建立回收機制供飼主利用。
 
此外,林務局也針對水產放流等廣義放生的議題研擬修法,盡力規勸、防堵,林國彰不諱言,只能將漏洞補小,並重申絕對不鼓勵、也不能放生。
 

欣賞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