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邊的千年守候:藻礁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海岸邊的千年守候:藻礁

2011年12月22日
作者:張睿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專任助理教授)

談到「珊瑚礁」,很多人都知道,那是由會堆積碳酸鈣骨骼的珊瑚,死亡後所遺留下來的石灰岩結構,經年累月後,逐漸由礁石形成島嶼或陸地的一部分。

別誤會了,「老梅藻礁」不是真的藻礁。(張睿昇攝)藻礁不是珊瑚礁

相較於「珊瑚礁」,「藻礁」一詞對大多數人來說可就陌生許多,仔細想想,藻礁不就是由藻類所形成的礁體嗎?這樣的解釋雖然直接,但並不完全正確。例如北海岸老梅的潮間帶,在春天水暖之際,延伸入海的石槽上佈滿綠油油的綠藻(石蓴與滸苔),形成全台獨一無二的壯麗海岸景觀,常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前往取景,而此處也被北海岸暨觀音山國家風景管理處列為北海岸的重要特色景觀據點,長久下來,「老梅藻礁」的盛名不脛而走。事實上,春天過後,在日曬與酷熱的天氣影響下,生命週期短暫的石蓴與滸苔並不易生存,且開始褪色並自石槽上脫落,隨即露出原先深褐色基底的火山礁岩,顯示此礁岩並非由藻類組織所構成,故稱其為「藻礁」並不恰當。

具有鈣質的綠藻—仙掌藻(張睿昇攝)藻礁與珊瑚礁都屬於生物礁,也就是由生物所建構的礁體。珊瑚礁是以珊瑚為主體建構而成,藻礁自然便是由藻類所建構的礁體,兩者之間,偶而互有參雜。而這些建構藻礁的藻類也如同珊瑚一般,具有堆積海水中鈣離子,並轉化成為組織內部碳酸鈣骨骼的能力,因此這些組織內含有鈣質成份的藻類便稱為「鈣化藻」。

大多數建構藻礁的鈣化藻是屬於海藻中的一群紅藻:珊瑚藻,少數則是由綠藻中的仙掌藻或其他藻類所構成。全世界具有鈣質的藻類種類約有700種,其中又以紅藻的種類最多,近600種左右,分布的範圍從寒帶至熱帶,而具有鈣化特性的綠藻與褐藻,分布範圍較侷限於亞熱帶至熱帶海域。

千年藻礁:海岸變遷活歷史珊瑚藻礁切片顯示,藻礁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亦即每一層代表一新的世代。(張睿昇攝)

由於珊瑚藻所形成的藻礁,面積較大,且外型與珊瑚礁相似,故台灣周圍的藻礁海岸,十年前都還是被歸類為珊瑚礁,直至1998年經台大海洋所戴昌鳳教授於桃園觀音海岸調查研究後,才被正式確認是由珊瑚藻所建構的藻礁。

目前台灣的藻礁海岸主要分布於桃園大園至觀音及北海岸三芝至石門一帶,根據國立科學博物館研究員王士偉博士的定年分析,觀音藻礁建構的時間約在7500-7600年前左右,北海岸的藻礁形成時間較短,約4400-5200年。但都顯示早在先民渡海來台之前,由珊瑚藻所形成的藻礁,便已開始見證台灣西部海岸變遷的歷史。

北海岸麟山鼻的藻礁(廖運志攝)桃園觀音的藻礁(張睿昇攝)

珊瑚藻:建構藻礁的基礎

構成藻礁的粉紅色現生珊瑚藻(張睿昇攝)位於桃園觀音與北海岸的藻礁,都是由珊瑚藻所堆積建構而成,存活時的藻體顏色大都為粉紅色,除了藻體組織結構含有鈣質成分,外表堅硬如同珊瑚礁一般,故而得名。珊瑚藻的種類超過百種,一般根據珊瑚藻的外觀是否有分節的現象,會將珊瑚藻分為有節珊瑚藻與無節珊瑚藻。有節珊瑚藻在節與節之間,有較柔軟不具鈣質的組織,因而有明顯的分節現象;反之,無節珊瑚藻則無分節現象,因此也被稱為殼狀珊瑚藻,是絕大多數建構藻礁的珊瑚藻形式。

無節珊瑚藻不具分節,呈表覆型薄片狀或厚殼狀,有的種類表面突起具有瘤狀結構,往往覆蓋在可附著的基質上,如岩石、珊瑚骨骼及海藻葉片等,尤其在珊瑚礁海域,無節珊瑚藻體往往扮演膠結珊瑚骨骼,並使其堆積成珊瑚礁的重要關鍵。無節珊瑚藻最基本的組織單位為藻絲體,係由細胞連接而成。藻體由藻絲體聚結,再形成包覆於礁石表面的粉紅色葉狀體。透過切片顯微觀察,即可發現藻礁是一層一層鈣化組織堆積而成的,生長的速度並不快。

珍稀藻礁,生物天堂

喜歡躲藏於藻礁孔隙的史氏酋婦蟹。(張睿昇攝)台灣本島約1350公里的海岸線中,藻礁海岸僅佔有數十公里,然而藻礁不僅具有歷史價值,還能保護海岸免於被侵蝕,而多孔隙的環境更是許多海洋生物及其幼苗孵育與躲藏的生存空間,顯見其是珍貴而稀有、且需要保護的天然紀念物與生態系統;過去因不熟悉藻礁海岸結構,而對其開發或破壞雖已造成無法挽回的命運,但未來,面對僅存的藻礁海岸,我們是不是應該抱持著在山林裡仰望、保護神木的方式與態度,善待這已走過千年歲月的藻礁海岸?

※ 編按:從野柳到桃園觀音,歷經數千年所形成的藻礁,綿延達10公里,學者呼籲政府儘快設立地質公園。然而,即使2008年已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列冊追蹤,但3年來,桃園縣政府未有任何保育進展,藻礁獨特的地景以及維護的生態系,恐難維持,亟需社會大眾一同關注,督促政府,別讓珍貴美景因不當開發就此消失,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延伸閱讀:潮間帶之美】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