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食者的兩難】我們正餐該吃什麼?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雜食者的兩難】我們正餐該吃什麼?

2012年04月09日
作者:麥可.波倫 (Michael Pollan);譯者:鄧子衿

對無尾熊,正餐問題再簡單不過,牠不擔心該吃什麼,如果一個東西看起來、聞起來、吃起來像尤加利葉,那就是牠的正餐。但是人類和齧齒類這樣的雜食動物,面對的是自然界中那麼多或許可以吃的東西,得耗費許多腦容量與時間去釐清哪些食物是安全的。我們靠著與生俱來的認知能力與記憶力,讓自己避開有毒食物(這是上周害我生病的蘑菇嗎?)朝向營養植物(紅色漿果較甜美多汁)。我們的味蕾也協助我們追尋甜味(代表自然界中碳水化合物的能量)、避開苦味(植物中有毒生物鹼的味道)。許多人類學家堅信,人類演化出如此大而精密的腦,就是為了解決雜食者的兩難。

但豐富的食物並不意味著問題就此解決,反而加深這種困境,並且帶給我們各種新的問題和憂慮。於是我們發現自己在超市與餐桌前猶豫,要吃有機蘋果還是一般蘋果?若吃有機蘋果,那要吃本地產或進口貨?要吃野生魚還是養殖魚?該吃肉還是吃素?當採獵時代的人在樹林裡採到一朵新奇菇蕈時,他靠自己的感官記憶來判斷可不可以吃,同樣地,我們也在超級市場中拿起一包食物,但卻對自己的感官失去信心,反而仔細閱讀標籤,與許多費解的詞彙搏鬥:「有益心臟」、「不含反式脂肪」、「牧地飼育」。而「三仙膠」又是什麼?這些究竟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由於缺乏堅實的飲食文化,我們非常容易受到食品科學家與商人的誘騙。食品工業為了自身利益,先以各種方式加深消費者對於吃的焦慮,然後再塞給我們新產品來化解這項焦慮。我們在超級市場中左右為難並非偶然,雜食者的兩難重返現代,正是根植於現代食品工業。

人類在飲食上有非凡的創造力,但是人類的科技在許多方面都與自然的運作之道背向而馳,例如我們為了追求最高產量而大規模栽種單一作物、飼育單一動物。這種狀況絕不可能在自然界發生。我們總想在食物鏈的生產端與食用端過度簡化大自然的複雜性,結果是人類生產食物的系統釀成了許多健康與環境問題。

我們進食的方式代表了人類與自然界最深刻的關係。人類藉由進食,日復一日將自然轉換成文化,將世界轉換成我們的身體與心靈。一如美國作家溫德爾.貝利的名言:「飲食就是農業活動。」然而飲食也是生態活動和政治活動,只不過許多事情都掩蓋了這個簡單事實。人類吃什麼、怎麼吃,強烈決定了人類利用這個世界的方式,以及改變世界的幅度。工業化飲食最棘手與悲哀之處,在於徹底掩埋了人類與各物種的關係與聯繫。在人類把「原雞」變成麥克雞塊的過程中,世界亦進入一趟遺忘的旅程;這趟旅程中,我們付出昂貴代價,換來雞隻的痛苦以及人類的歡愉。這個「遺忘」正是工業化食物鏈的目的(或許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但如果我們能夠看到工業化農業高牆背後的真相,理當就會改變自己的飲食方式。

<(請待下週續)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作者:麥可.波倫 (Michael Pollan) 譯者:鄧子衿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31日

定價:4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