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野蜂授粉 農作物產量受到嚴重影響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失去野蜂授粉 農作物產量受到嚴重影響

2013年03月12日
本報2013年3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林雅玲編譯,蔡麗伶審校

跨國研究顯示,比起失去蜜蜂,野生蜂和其他傳粉昆蟲減少對農作物產量的威脅,更令人憂心,也揭露野生昆蟲對全球糧食生產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替萊姆樹傳粉的蜂。(Elena Gaillard攝)

科學家研究各洲人口稠密區的600個田野共40多種農作物,發現野生傳粉昆蟲在促進種子和果實生產方面,效率是蜜蜂的兩倍,這些作物包括油菜、咖啡、洋蔥、杏仁、番茄和草莓。此外,人工養殖蜜蜂只是增加了傳粉次數,無法完全取代野生昆蟲。

阿根廷國立內格羅河大學的蓋瑞巴迪(Lucas Garibaldi)領導這個46個人組成的科研團隊,他表示:「這是驚人發現,結果深具一致性且明確。我們知道野生昆蟲越來越少了,因此得開始關注。如果不採取行動,可想像全球農作物產量將會下降。」

全世界的糧食作物約3/4需要授粉。由於疾病和農藥使用造成蜜蜂數量下降,引發了嚴重關切。紐西蘭坎特伯里大學的Jason Tylianaki形容蜜蜂是「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的物種」。

這個新研究首度點明野生昆蟲的重要貢獻,要是因為棲息地被破壞而消失,蜜蜂也不能取代牠們。蓋瑞巴迪表示,依賴蜜蜂是「高風險的策略」,因為疾病可能會橫掃某一物種(就像蜂蟹蟎之於蜜蜂),比起一整群野生傳粉昆蟲,單一物種較無法抵抗環境變化。

Tylianakis雖非研究團隊一員,但也表示「該研究明確指出生物多樣性對於糧食生產有直接而可測量的價值,只有幾個人工養殖物種無法補足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多樣性。」

蓋瑞巴迪團隊將研究結果發表於2月28日的《科學》期刊,他們提出警告表示:「大自然為全世界提供的服務正在退化,這將會緩慢瓦解農業,越來越無法滿足富裕人口增加而提高的需求。」

蓋瑞巴迪表示,「如果沒有野生昆蟲傳粉,我們將無法獲得最佳產量,而這是非常重要的。」他補充說明,世界各地需要傳粉的農作物,產量提升方面明顯比不需要授粉的要慢。

野生傳粉昆蟲因為有比蜜蜂更多元的傳粉技術(例如振動授粉),所以更有效率。野生昆蟲也造訪更多植物,更能有效交叉授粉,而蜜蜂傾向攜帶花粉至同一植物的另一朵花上。

同日在《科學》期刊發表的另一份新報告也指出,美國在20世紀失去一半以上的野生蜂種。該研究使用昆蟲學家羅伯森(Charles Robertson)的一份重要紀錄,其中調查1888~1891年伊利諾州卡林維爾(Carlinville)的植物和傳粉動物。科學家將該調查和1971~1972年與2009~2010年的新數據結合,發現隨著上個世紀完整森林退化為零星分佈,授粉情況也隨之改變。

他們發現羅伯森記錄的109個蜂種已經消失一半,而剩餘野生昆蟲提供的傳粉狀況也嚴重退化,為特定植物傳粉的能力下降一半以上。研究人員發現,植物開花與蜜蜂活躍的時機越來越不一致,這可能與氣候變遷有關。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伯克爾(Laura Burkle)主導該研究工作,他表示:「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待這件事。即使發生土地利用改變等環境變遷,傳粉系統還是相當驚人地強韌,傳粉還能持續進行幾乎是個奇蹟。但另一方面,傳粉系統受危害與退化的程度也很嚴重,可能會帶來嚴重衝擊。」

【參考資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