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 對環境亦有多方衝擊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 對環境亦有多方衝擊

2013年08月09日
本報2013年8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取自中新網激起政壇與民間爭議的《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於今年6月21日簽署。「先簽後公布」,由於從溝通、談判到簽署的協議過程中資訊未公開,民間及產業界的意見亦無法參與討論,此協議飽受批評。除了在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評估報告中,預測其正面效益幅度不甚顯著外,民間也擔憂「中國因素」可能帶來嚴重衝擊,甚至引入帶有政治企圖的中國企業從傷害臺灣中小企業開始,進而衝擊政治、主權等方面 。

包括兩岸服務貿易的基本原則、權利義務,未來合作發展方向還有相關工作機制等,協議內容涉及了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和體育、運輸、金融等行業,其中例如環境服務、娛樂、科學顧問等服務,甚至食物也可能對於環境有所衝擊。

環保聯盟憂 環境服務業再添亂象

環保聯盟對從事汙水處理、廢棄物處理、廢氣清理、噪音與震動防治、土壤與地下水汙染整治等的環境服務業表達憂心,創會會長施信民表示,目前國內對此的表現並不佳,違規違法的事件時有所聞,例如林益世弊案便與事業廢棄物處理有關,而由於其再利用有利可圖,導致官商勾結的弊端時有所聞。施信民擔憂,中國廠商若將對岸賄賂、喝花酒等腐化手段帶進台灣,恐怕將使台灣的環境品質更為嚴重。

而對於環盟提出的疑慮,環保署曾發表新聞稿反駁,表示環境服務業並非新開放,早在2009年便已開放中資來台投資,至今4年多間更只有27萬4千美元的投資金額,影響輕微亦不需要再做政策環評。對此,施信民感到失望,認為環保署應該更積極做評估,此聲明不但逃避其應有的角色,更有「已經開始討好中國」的嫌疑。

彰化環盟理事陳秉亨指出,由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是否能受管制「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保護有其疑慮,若受視為「境內」,那麼可能其中一方將成為大量有害廢棄物的堆置場所,都不讓人樂見。

施信民強調,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影響範圍廣泛,除了從經濟和就業衝擊方面進行評估,也該將環境考慮進去,由行政院與立法院進行「政策環評」。

開發一條龍 民間監督難度更高

除了環境服務業,施信民認為,協議中開放的觀光遊憩、旅遊、旅館、遊樂區,甚至環境檢測等都可能與開發有關,是他更為擔憂的部分。

反黑箱服貿協議民眾 7/28舉行民主團結之夜陳秉亨指出,從環境工程、科學顧問到檢測服務都獲開放,將形成所謂的「一條龍」,也就表示中資若打算開發,他們有相關的產業可以一路合作護航,不但國內相關企業難生存,民間想要監督也更顯困難。

經營小型生態顧問公司「觀察家」的黃于玻表示,目前國內的顧問公司生態,已是專業、有所堅持的顧問公司反不如不專業但聽話的受歡迎。面對中國企業目前仍在砸錢蓋大型渡假村的開發思維,台灣地狹人稠,早已沒有更多的土地資源讓中資的「熱錢」進入大舉開發、大玩圈地遊戲。因此黃于玻認為,包括環團、民眾等,民間如何發揮監督專業與力量,將成為關鍵。

追求「自由貿易」全球只剩一種顏色

綠黨中執委潘翰聲更指出,不管是服貿、ECFA,以及國際上眾多名為「自由貿易」的協定,目標都是讓整個地球單一化,變成一樣的顏色,而破壞地球原本的多樣性。潘翰聲解釋,自由貿易便是為了追求賺錢,不但將罔顧企業社會責任,更會將成本外部化。

潘翰聲以「食品提供」服務為例,表示開放後,能來台經營的絕對只有大型連鎖餐廳。為了追求利潤與生產大量規格的商品,便將使用以化學肥料、慣行農法等不友善環境方式種植的農作物,此舉不但打壓了本土食材,也將使人與土地的關係更疏離。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