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毒素入侵】防冶肝癌大漏洞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黃麴毒素入侵】防冶肝癌大漏洞

1984年10月28日
作者:楊憲宏

在臺灣地區的亞熱帶氣候環境下,對健康為害最大、存在最普遍的致癌物質;國內專家都同意是「黃麴毒素」。

據統計癌症、慢性肝病和肝硬化被列為我國去年10大死因的第1和第6名,醫界早就懷疑黃麴毒素是禍首之一。

去年9月在「亞洲醫學教育」刊登的一則報告,更加深了這種疑懼。在大陸廣西省進行的一項大規模研究中,不僅發現B型肝炎和肝癌有顯著關係,更發現B型肝炎再加上黃麴毒素,很可能轉化為肝癌。

另外,目前已知在烏干達、肯亞、莫三鼻給、史瓦濟蘭等地區,土著的日用食品受黃麴毒素汙染的情況最重,肝癌發生率與之成強烈正比。而日本、東南亞國家所作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也指出,在B型肝炎流行的地區,黃麴毒素有加強病人導致肝癌的作用。

黃麴毒素可造成慢性中毒,也會造成急毒性死亡,文獻所載可能由它引起急性中毒的死亡事件即發生在臺灣。民國56年,臺北縣雙溪鄉曾有3戶人家40人中26人中毒,其中3人不治死亡,最後查出可能與他們連續吃了2週發黴的米有關,分析黴米中的黃麴毒素含量達200 PPB卡。國外類似的案例也不少。

臺灣是世界上最適合黃麴毒素生長的地區之一。因為它要求的環境是這樣的:溫度在攝氏11至36度間,水分15%至45間,相對濕度90%至99之間。穀類、豆類、肉類、魚類等都能受黃麴菌的感染而染上黃麴毒素,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花生、玉米、米等。

黃麴毒素是這樣可怕,但近年來,國內對黃麴毒素的研究卻嚴重不足,有經費的機構興趣不大,想做的研究人員則覺得經費申請不易,紛紛停擺。現在只剩下陽明醫學院每年發表零星的小型基礎性研究。

以國科會為例,從民國63年至今,11年間,僅支持過20餘篇有關黃麴毒素的研究,投資不過數百萬元,平均每年2、3篇小型研究報告。去年與今年國科會投資在醫學與公共衛生的經費總數接近2億,補助專題計畫400餘項,黃麴毒素的研究卻只有零落幾個,而且是小型研究。

大家都承認是「最重要、優先序最高」的環境致癌物,10年來國內研究卻是愈來愈沒人做,一名學者說:「我已經徹底絕望,他們不會花大筆錢來做這個題目的。」「他們」是指國內出錢的研究機構。

民國66年國科會因提供經費讓中央研究院、臺大、陽明醫學院作1年研究,引起「社會震盪」食米、花生抽驗都有黃麴毒素不合格的報告公布後,造成行政院衛生署與有關部會的「微詞」。從此之後,國科會便對支持黃懋毒素的研究,表現不熱心。

民國67年至70年間,臺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曾提出一筆上千萬的經費,由國內各研究單位做成一分報告「改善飼料穀物品質研究專輯」。這分研究包括:「省產與進口雜糧穀物汙染黴菌現象」,「穀物製成品的含黴情形」「各種黴菌毒素對家畜家禽為害程度及殘留體內情形」,「每種黴菌消解及防範控制方法」。

這便是在學術界頗有「名氣」的一分「黃麴毒素報告」,但這分報告的「主要內容」全部被雜糧基金會以「密」件處理。

這分「不公布」的研究,對學者而言,是一項困擾,因為做了不公布等於沒做,後續工作也不知道如何為繼。因此外界所知,國內黃麴毒素汙染的調查研究,等於只停頓在民國66年國科會報告的狀態。

這段期間衛生單位,與農業單位雖然偶有投資,都不是大作品,幾年來基因工程與B型肝炎研究熱門,經費大都流向這兩個領域,黃麴毒素,就更無人管了。

臺灣B型肝炎猖獗,肝癌患者亦多,然而大家都只注意B型肝炎病毒,全然忽視黃麴毒素,是非常讓人奇怪與不易了解的「戰略」。

黃麴毒素研究在臺灣仍缺少大型流行病學的調查,以及國人每人每日的攝入量等基本而重要的工作,而需要年年普遍調查有多少食品受到汙染的研究,也自民國70年以後就付之闕如了,可說問題明明擺在眼前,如果今後仍視而不見,這個防治肝癌的「漏洞」要感到「絕望」了。

原載民國73年10月28日聯合報第2版

※ 本文轉載自《我們不是天竺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