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民眾不正確的買藥行為,主要是源於我們社會上醫藥教育與醫藥資訊的貧乏。由於正確醫藥資訊的普遍不足,全臺灣1萬2000家藥局的老闆們,就「責無旁貸」地扮演了指導買藥行為的角色,真正負責保護民眾健康的政府各級衛生機構的功能卻幾乎完全被忽視。
S195事件後,聯合報為了解一般民眾平日的買藥行為以及藥局所扮演的角色,特別製作了詳細問卷,以電話抽樣訪問了臺北市的252位民眾,試圖找出S195以及相類似事件不斷會發生的原因何在?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份消費者缺乏保護自己健康的警覺,將近一半的受訪人在買藥時,從未注意常去的藥局有沒有掛出藥師執照;90%的受訪民眾在看到強調治療效果的醫藥廣告時,從未想到向衛生機構查證藥效。而且無論受訪人教育程度高或低,都缺乏這種警覺。
調查也發現,約有一半的民眾認為市面上不合格的藥品很多,另有3/1表示不清楚,只有少數人認為「不是很多」。但是民眾只能從藥品廣告和醫藥新聞報導中,攝取保健和藥品知識,這些訊息卻無法適當地幫助他們鑑別藥品的優劣。
在民眾買藥行為方面,受訪市民上藥房,最常買的是外用藥,其次依序為感冒藥、止痛藥,與補品類。
72%的受訪人會指明藥名,他們憑藉的依據,以重要性排列分別是個人過去的經驗、家人朋友介紹、廣告,接受醫師介紹的比例最少。
至於藥局人員在民眾買藥過程中所扮演角色的問題,將近5/3的受訪者的經驗是,藥局人員經常主動介紹顧客使用某一特別品牌的藥,其中有過半的藥局人員會強調「這是進口藥」。
在研究中發現,超過60%的受訪人曾經在藥局人員的推薦下購買該特別品牌藥品,其中7/1的民眾經常接受藥局人員推薦買藥,50%的人有時候會接受推薦。
調查研究還進一步發現,消費者接受推薦的原因是信任藥局人員推薦的藥有效。
在大眾對傳播媒介醫藥訊息地接受方面,經常看醫藥廣告佔受訪者的70%,看醫藥新聞報導的比例卻略低,佔63%,大體而言,大部份的受訪民眾都注意到大眾傳播媒介上的醫藥訊息。59%的受訪人認為部分醫藥廣告可信,完全不信的有38%,顯示醫藥廣告仍有其固定的閱聽人。
這一部分調查顯示:醫藥廣告的效果,比藥局人員「人盯人」式的促銷手段稍弱。
(本問卷調查,使用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究所電腦設施,並使用江東亮博士與楊志良博士設計的「Angel」程式,以卡方檢定,檢驗各組變相差異。)
蘇蘅、顧茜茜、楊憲宏合作問卷調查。原載民國73年11月25日聯合報第3版
※ 本文轉載自《我們不是天竺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