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神計畫參訪】流動的沙洲──East Head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英國海神計畫參訪】流動的沙洲──East Head

2014年01月29日
作者:林育朱(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

同為海島國家的英國,與台灣同樣面臨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此次走訪國民信託物業,我們也前往面臨嚴重海岸侵蝕威脅的East Head。

這天我們與首席巡守員Mark Wardle會面,他為我們詳盡介紹西薩塞克斯郡(West Sussex)南部區域 Manhood Peninsula所面臨的情況及威脅。Manhood Peninsula的海岸正面臨嚴重海岸侵蝕問題。一來因為先天不良,當地地質是由質地較軟的黏土組成,二來是年年上升的海平面,使這個區域的下降速率約為0.6-1.5公分,雖說數字看來微不足道,長期累積後也不可小覷。

以Chichester Harbour為例,根據Chichester Harbour Conservancy的預測,2025年時,許多Chichester Harbour周邊的土地都將被淹沒。

Chichester Harbor高潮變化預測圖

左圖為2005年Chichester Harbor高潮觀測圖,右圖為2050年高潮模擬圖,可明顯看到許多地方都被淹沒。

此區域所面臨的海平面上升威脅廣泛引起政府及非營利組織的關切。英國環境署(Environment Agency)於2008年提出Pagham-East Head海岸防禦策略(Pagham to East Head Coastal Defence Strategy),期望能緩解海岸侵蝕問題,而他們的做法首先將Manhood Peninsula的海岸分區,而後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對策(如下圖)。

Manhood Peninsula海岸分區

Manhood Peninsula海岸分區

其中問題較為棘手的是位於Manhood Peninsula岬角尖端的Selsey。Selsey是海岸侵蝕較為嚴重的區段,偏偏也是人口眾多的城鎮,撤遷顯然是最不可能實行的選項,因此只能持續投資高額的經費維持此地的海岸防禦工事。

英政府大刀闊斧,引「水」入室

而在Medmerry區域,由於該區是英格蘭南部最易受淹水威脅的區域之一,英國環境署判定此處堤防破堤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與其讓此區在無法預期的情況下淹水,該署寧可讓它在人為控制的狀況下發生,同時也為了保護後方住家及Selsey的主要聯絡道路,因此他們大膽提出「還地於海」的方案,重造海岸線。在一連串評估及模擬後,他們在Medmerry的內陸區域修築新的海岸防禦工事,然後棄守現在的海防設施,讓新舊海防之間形成新的潮間帶。計畫前期他們收購了未來洪氾區域內的土地,於2011年9月開始建造,預計2013年秋天完工。

重造海岸線計畫完成後,將由皇家鳥類保護學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 RSPB)在未來5年內協助管理,包括遊客導覽、耕種和棲地維護等,由環境署持續監測洪澇事件(flood risk)。

人和與地利之間的平衡 

East Head 空拍

East Head 空拍

鏡頭轉回我們前往拜訪的East Head。East Head是位於Chichester Harbor東側的沙洲,1966年時由地方市議會贈與給國民信託。從1986到2005年的測繪圖顯示,East Head不論是形狀或位置都改變許多。East Head的沙是由沿岸漂沙(Longshore drift)所帶來,隨著每次潮起潮落,沙洲都會有些許改變。當沉積物(sediment)沉降下來,經過風吹日曬變乾,接著被風吹起,被潮線上的植被抓住,久而久之、數量一多就形成沙丘。

當沙洲形成新的沙丘時,海水會逐漸吞噬舊的沙丘,讓沙丘的生命週期延續下去。East Head現今還在持續變動,氣候變遷或颶風都在加速它的演變,而人為的海岸防禦工事會改變沉積物的漂移,也影響著East Head的自然變遷。East Head的變遷和沉積物漂移方向、沉降過程都由私人組織英國港口協會(Association British Ports)監控著,因為在英國,所有的碼頭、港口都由私人公司負責營運,因此他們也負責監控港內環境變動。

East Head從18世紀以來的變動情形

East Head從18世紀以來的變動情形

East Head 沿岸漂沙情形

East Head 沿岸漂沙情形

除了經年累月形成的沙丘,讓East Head如此獨特,它與陸地之間形成約30公頃大的鹽澤,是拉姆薩國際重要濕地,是許多從西伯利亞遠道而來的冬候鳥的棲息地,包括三趾鷸、赤足鷸或蠣鷸等。這兩種獨特、多樣又脆弱的生態系,使East Head成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ite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 SSSI)。

East Head與West Wittering僅靠一道狹窄海灘相連,而West Wittering是當地著名的名勝,多年前由當地社區居民集資購下,春、夏天氣好時,園內的5000個停車位供不應求,保守估計一天內造訪的遊客數量高達1萬到2萬多人次,大量遊客使得社區居民獲得不少進帳。國民信託雖然僅擁有East Head,但是「與鄰為善」的原則,他們也持續與當地社區居民對話、教育遊客。因為East Head東側陸地是村莊所在地,居民一直都希望能建設更多的海岸防禦工事,避免突發的暴潮、洪水淹入他們的房舍。

West Wittering沙灘上築有兩種方向的堤防

West Wittering沙灘上築有兩種方向的堤防

Mark帶著我們到了現場,向我們解說過多的海岸防禦工事如何造成反效果。East Head與West Wittering連接點的沙灘有著平行海岸線及垂直海岸線兩個方向的堤防。(看似一道簡單的堤防,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不過這些木材中間是有替換過)他認為垂直海岸線的堤防設置沒有什麼大問題,畢竟提供了養灘及防止沙子流失的功能。真正的問題出在平行海岸線的堤防。

如果沒有這道堤防,波浪就會順著礫灘和緩的坡度,慢慢地釋放、削弱海浪拍打的力道。然而這道堤防的存在,使得波浪拍打的力道沒有減緩的餘裕,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重擊在這道防線上,因此左邊堤防最外層的木板在多次海浪及礫石的衝擊下,已經被摧毀且逐漸被掏空。

巡守員向我們解釋堤防如何被桃空

巡守員向我們解釋堤防如何被桃空

秉持讓海岸自然變遷原則的國民信託,憂心過多的海防設施會影響East Head的自然演變,只能不停說服居民減少堅硬防禦工事。Mark主張應該將這道堤防拆除,讓波浪順著礫灘上岸,讓礫灘、鹽澤發揮它們的作用,削減海浪的強度。然而居民認為堤防拆除後,下一次海浪就會直接衝到他們的家門前,因此這個提議始終無法被接受。他坦言與社區居民溝通的過程並不容易,因為他們擁有相當的社經地位,認定「人定勝天」。為了達成「人和」,必要時組織還是作出讓步,因此在2005年及2009年時將沙子、礫石回填East Head與West Wittering的連接點,避免這道防潮第一道防線破堤,藉此減少社區居民的疑慮。

East Head的沙丘形成過程非常仰賴植被固沙,例如:Marram grass,甚至被稱為「沙丘的命脈」。以往人們會回收聖誕樹設置護沙圍籬,國民信託接管後,便拆除圍籬,一來是這些圍籬腐爛後可能傷及民眾,二來是他們傾向讓自然的植被發揮它們的功用。而國民信託也不停教育民眾沙丘的重要及獨特性,在沙丘間修築步道,防止遊客過度踩踏;勸導遊客在沙灘而不是沙丘上烤肉,避免星星之火,燒毀沙丘上的植被;禁止孩童在沙丘上挖沙,因為這不僅會波壞沙丘結構,也可能不知沙丘何時會崩落而讓自身置於危險之中。Mark直言,面對這些來海邊、一心只想放鬆的遊客,如何教育他們以正確的方式親近大自然一直是很大的挑戰。

被稱為「沙丘的命脈」的Marram grass具有重要的固沙功能

被稱為「沙丘的命脈」的Marram grass具有重要的固沙功能

訪談過程,我們不停地聽著Mark說著「讓環境自然的演變」、「讓海水走它們想走的路徑」,他認為侵蝕(Erosion)是讓沉積物重新回到自然循環的必經過程,而侵蝕是較為負面的字眼,因此他會使用海岸變遷(coastal change)代替。這次的走訪過程,讓我們再次驗證國民信託由上而下貫徹的海岸管理哲學。

※本次出訪經費由龍應台基金會「思想地圖」計畫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