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發發吾──生態工法篇】喜樂之地,二峰圳與太陽神的子民們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喜樂發發吾──生態工法篇】喜樂之地,二峰圳與太陽神的子民們

2014年06月22日
作者:戴瑋熠

喜樂發發吾社區地圖

「喜樂發發吾」為排灣族語,原意是泰來谷道在此陡坡向上,提醒族人備好體力之處。走進社區,可以看見擋土牆上精美的浮雕,訴說族人從南大武山遷村的歷程,帶著舊部落的梁木、石板,以及對太陽神的崇拜,翻山越嶺來到林邊溪旁,建立新部落。

鳥居信平

1921年(大正10)年, 臺灣糖業株式會社在林邊溪下游開墾大片蔗田,為了有充足的灌溉用水,以穩定甘蔗產量,派出水利技師鳥居信平前往此地勘查,來到此地後,鳥居發現上游的瓦魯斯溪 與來社溪水量豐沛,但季節性水量差異過大,當降雨量過多時,混濁泥水更無法使用,形成「有水不能用」的窘境,冬季時只見河床卵石累累,調查後發現是因地質 透水性佳,故水流滲入地表形成伏流,使得地下儲水豐富,利用水往低處流的特性,鳥居信平決定採取「地下水庫」的做法。

採用社長山本悌二郎的雅號「二峰」,而名為二峰圳的主體包含328公尺的集水廊道(地下梯形堰體),以及582公尺的導水系統,272公尺壓力暗渠與2,582公尺的明渠,這條堰體橫亙於林邊溪,在滲水面外鋪設籐條編織的過濾器,內塞木炭等自然材質,完工後再以土覆蓋,地下水進入堰體後,在末端流入進水塔,接著進入導水系統,再順著圳道流動,符合水的特性,不需任何機械或人工動力,便能把水引到農場;總工程耗時2年,動員10萬人,花費26萬日圓(約合今日6億台幣),在1923年完工,從勘查到完工,鳥居信平用了7年的時間,期間並不斷的和當地原住民溝通並取得信任。

二峰圳堰體

鳥居將妻小安置在屏東,大部分時間是獨自前往部落,與族人閒話家常,讓他們相信水圳並不會破壞獵場與溪流生態,並讓族人參與建設,留下「二峰圳情歌」等浪漫故事;完工後的二峰圳,順利取用地底伏流,不受季節與外在環境限制,在豐水期的出水量有25.2萬噸,枯水期有6.8萬噸,也未犧牲四周的環境;目前,由屏東縣政府管理二峰圳,並在2008年公告為文化景觀,已使用90年的堰體,仍穩定提供居民飲用與灌溉用水。

進水塔與長期研究二峰圳的丁老師

站在進水塔的平台上,只見底下滾滾清流,涼氣撲面,長期研究二峰圳的屏科大土木工程系丁澈士教授笑著說,這裡終年維持在24度, 水質清甜可生飲;而流經村落的明渠,堤岸旁栽種了芋頭等作物,社區發展協會使用自力打造、點工購料的方式,讓居民設計打造親水區、觀景台等設施,盼與來訪 民眾分享他們賴以維生、清澈見底的二峰圳。林邊溪旁,吹著南大武山的山風,彷彿可以聽見當年族人工作時的歌聲,親手建造嘉惠後代的地下水庫,有了太陽神與 二峰圳的眷顧,族人已備好體力,準備出發。

社區居民賴以維生的二峰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