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藝術市集五感並用 愛地球不再無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綠色藝術市集五感並用 愛地球不再無感

2014年04月20日
本報2014年4月20日台北訊,詹嘉紋報導

城市生活如何兼顧環保?先從身邊小事做起,踏出第一步:支持健康、安全的食物,來自不受汙染的土地;隨手省下的點點滴滴,可以少蓋一座核電廠、一座水庫;以為沒有用的廢棄物,在巧思巧手和創新技術改造後,重獲新生。

剛開市的市集一景@臺博館南門園區。攝影:詹嘉紋廣受歡迎的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邁入第7年,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臺博館主辦,昨、今(4/19~20)兩天,再次將熱愛地球的心意匯聚於臺博本館及南門園區。

配合今年地球日主題「Green City」,各大城市改善綠建築、交通、能源三大方向,台北地球日的主題,為「向地球『城』諾一個未來!」(One Earth One Chance),意即結合綠色城市與綠色未來,提醒大家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只有最後一次機會,付出行動去改變。

近60個攤位提供體驗活動,包括「Green City主題區」推廣綠建築、再生能源、大眾交通網絡的綠點子;邀請深入環保議題的「NGO地球村」;從環保、綠色概念出發,集合藝術生活創意攤位的「藝術市集」;在「農夫市集」和小農們面對面接觸、對談,了解種植的過程和對土地的濃厚情感;「二手再生」給平時陪伴我們生活的物品再一次機會。

藝術市集五感並用  對環境不再無感

此市集的獨特魅力亮點,是堅持結合音樂及藝術展品。對音樂、美感的接觸,能訓練對環境的敏銳度和鑑賞力,透過作品,也能除傳達藝術家的意念。

臺博館南門園區內展示另一項回收紙藝術品,小朋友好喜歡。攝影:詹嘉紋。臺博本館前的座頭鯨裝置藝術,呼籲人們關心海洋中的巨人。攝影:詹嘉紋。

抱抱地球由回收紙做成。圖片提供:臺博館。例如在場小朋友、大朋友喜愛的公共藝術品──「抱抱地球」,則是由創作者蔡潔莘,以「回收紙」為素材製作。蔡潔莘表示,「抱抱地球」的創作構想,是希望建立民眾將心比心的概念,經由實際作品的呈現,讓人們想像自己是地球,體會地球的感受,並透過民眾環抱作品拍照的行動,傳達愛護地球的理念。

而綠色藝術市集從舉辦以來便堅持加入「藝術」元素,讓民眾在參觀時,能體會到「創造」這件事,能對地球產生正面效益,也可產生副作用,一切端賴「初衷」。

於是,透過「味覺」,參與者可以品嚐從小農費心照顧的健康土地上,長出的有益環境、生物及人類的作物;透過「觸覺」,在二手回收站以不要的碎布、廢紙,組合成有用的物品;黃建為、舒米恩、唐青等歌手,則以「聽覺」打動與會者,專注聆聽的同時,也更能傾聽地球的心聲。

帶著兩個孩子來聽黃建為唱歌的洪媽媽表示,很享受看到那麼多有趣又環保的概念實踐,在市集裡得到很多正面的能量,回家以後也會跟小朋友多聊聊環境議題,並從生活中慢慢改變浪費的習慣。

創作歌手唐青準備開唱。攝影:詹嘉紋。

守護城市生命泉源  回收雨水匯聚涓滴

城鎮轉型小組認為水是綠色城市不可或缺的資源,現場示範簡易的雨水回收裝置。攝影:詹嘉紋。今年第一次參與擺攤的「城鎮轉型小組」,在展場裝設了簡單的雨水回收設備,潺潺流動的清水在炎熱午後特別吸睛。成員蔡錫昌笑著說:「我們應該是故意跟主辦單位唱反調吧!」因為年度主題是建築、交通和能源,但我們覺得一個綠色城市的要素,不能沒有穩定、潔淨的「水」。

事實上,淡水在極端氣候、旱澇災更頻繁的狀態下,已成特別需要保護的珍貴資源,台灣降雨量雖不少,卻極少利用這些天降下的甘霖,任憑雨水流進水溝、排入大海。

因此「城鎮轉型小組」從社區出發,希望能推廣家戶型的雨水回收設備;無獨有偶地,在臺博館本館園區的大地旅人工作室也展示了雨水回收設備。造型不同,卻都強調了安裝簡易、材料簡單的特色,降低參與的門檻。

小農拉進城市  健全糧食網絡

而城市中的住民其實十分仰賴來自農田的供養,然而在食安問題頻傳、糧食自給率僅餘3成、農地遭到汙染等重重危機下,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如何建立良善的溝通橋樑,並透過彼此的努力,重塑健全的食物網絡?在市集中,可以透過與農夫面對面聊天、瞭解其理念,親身品嚐食物的真實原味,或是到「草地講堂」專注地聆聽一場場專業的分享。

台北「呷米共食」食堂,不但提供餐點,也在現場備有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製品。自備餐具更有優惠價格。攝影:詹嘉紋。

蚯隱農場現場展示土壤中的蚯蚓,說明蚯蚓是健康土壤的好幫手。攝影:詹嘉紋小農在攤位前向民眾解釋「藏種於農」的概念。攝影:詹嘉紋。

來自南澳的好糧食堂,想跟消費者分享好土地、好食材、好食物之間的緊密關係。攝影:詹嘉紋來自南澳的好糧食堂,堂主葉品妤樂於向前來攤位的民眾分享兩年多來,回歸土地後過著半農半X生活的經驗。她表示,生產者和料理者的結合,是推廣友善土地概念的好方法。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以在地天然食材製作餐點的好所在,還特地製作了台灣「好糧食地圖」,期待未來能與來到食堂的客人一步步合力完成,找出各地採用友善食材的店家。

另外,她也認為參與市集的民眾具備願意友善環境的共通特質,都很願意停下來聽農友講解,不會只想消費或是以價格評斷產品。

記者陸續走訪幾個攤位,他們也表示與其他擺攤經驗比較,綠色藝術市集的參與者素質普遍較高。不過,難道不會擔心影響的範圍,侷限在同個圈圈內,無法擴大推廣到相對較不關心環境的大眾?

對此,Grange璞草園的創辦人許仁和倒是不擔心,他認為,參與這場市集的民眾或許是對環境議題接納度較高的,但真正深入瞭解的應該還是少數。藉由每一年不斷的互動、參與以及分享,得以深化這些幼苗,讓他們茁壯、能開花結果。

透過不斷的互動、解說,才得以深化民眾心中的環保幼苗。攝影:詹嘉紋。草地講堂提供民眾更深入分享生產者及友善環境產品背後的故事和理念。攝影:詹嘉紋。

創新設計  改變未來的契機

3D列印攤位前,吸引眾多民眾圍觀。攝影:詹嘉紋在市集的一個角落,擠滿了好奇觀察的群眾。「哇!這是什麼啊?」的聲音此起彼落,只見一台三輪車前面安裝了一個擁有複雜線路,並動個不停的機器,似乎在製造些什麼。

約莫30分鐘後,一個齒輪模樣的徽章成形了,不看過程,光看結果,很難知道原料是攪碎後的PP飲料杯或塑料製品。

台灣是塑料成癮的國家,對此,Mobile Fab計畫成員之一的鬫凱宇指出,利用國際間流行的3D列印技術,過程中的「加法製造」可避免生產時的材料浪費,而團隊希望再次回收看似無用的資源,降低環境汙染。他們認為,設計、科技、環保的結合是未來趨勢,因此騎著這台三輪車,做「移動式」推廣,希望啟發更多友善環境的設計新點子。

攪碎的塑料正在製作出新的成品。攝影:詹嘉紋成品是個徽章,這樣的技術可望應用在製作各種物品上。攝影: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