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03月25日
作者:鄭先佑 (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一般而言,所謂的人造雨,可能較適用於大陸型的,較平坦的地區。因為沒有高山可以攔截雲系,所以使用人為的方法迫使其改變降雨的地區。然而,有高山屏障的台灣,不僅理應不需要人造雨,而且更不應隨意進行人造雨。
所謂的人造雨,其實只是改變自然雨量的分布。於地面燃燒碘化銀,或是高空灑食鹽水,這些所謂人造雨的方法,都如同空氣污染物,影響雨量的分布,而不是增加雨量。
鋒面帶來的雲系,往往當其碰到山區時,因為山區冷卻的效應,較容易落雨或起霧。這些雨量就可以補注山區的水庫。倘若雲系尚未到達山區,中途就被攔截,這些雨量可能就會落在平地。這幾天北部雖然有落雨,但可惜多是落在平地,而落在集水區的量卻不多。空氣中的污染物,懸浮粒子,可能就是中途攔截雲系的主要禍首。
隨著空氣中懸浮粒子的增加,雨量落在平地的機率即因而增加。相對的,減少山區的降雨量。反過來說,倘若我們可以減少空氣的污染量,降落於集水區的雨量將可望增多。
請不要再進行所謂的人造雨,讓台灣的高山自然捕捉雲系,讓雨量可以在山區匯集。如此才是廣大蒼生之福,我們人類才可保有較多的水量。若執意要人造雨,或許\可以考慮到澎湖地區進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