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環境管理的「民主難題」 (下) | 環境資訊中心
林益仁

英國環境管理的「民主難題」 (下)

2001年11月19日
作者:林益仁

民主,簡單的說就是取得社會共識的過程。民主政治的運作因此有一個假設的前提,即人是社會的動物,參與在互相依賴的社會生活中,並且需要共同去形成以及實踐彼此都願意遵守的原則與制度。 

問題是,民主的實踐跟環境的問題有何相關呢?最近在倫敦大學的總部召開了一個由倫敦大學、藍卡司特大學、以及東安哥立亞大學的環境研究中心合辦的研討會,正是針對這個主題而來。會議主要關心的是對目前英國的環境政策過度依賴專家的統計評估所導致的缺失所進行全面性的檢討。另一方面,則是透過邀集產、官、學、以及社運各方人士的參與,嘗試探討「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這個概念如何可能更民主地落實到地方環境關懷之上。這個概念的出發點,誠如會議的主旨所言,是企圖營造一個可以容納更多不同社會團體對於環境態度與意見的妥協過程,特別是那些容易被忽視或是被人「代表」但卻遭到扭曲的弱勢社群的意見。很難想像,像英國這樣老牌的民主國家的人民,對於政府以及專家的環境政策竟然也是充滿了許多不滿以及疑慮,而地方政府與社區的力量還是牢牢地控制在中央政府的手上。主要的問題是,環境政策似乎只照顧到某一部份人的利益而已!這是老牌民主國家覺得必須「再民主化」環境政策的需要,也是環境的問題為何跟民主精神有關連的關鍵。另外,會議的討論過程,本身即是「環境管理」這個概念所要彰顯的民主內涵的社會實踐步驟。在這個過程中,學術研究人員的角色不再只是待在研究室內把報告書寫出來的幕後藏鏡人而已!而是更積極地作為政策與人民意見之間的社會媒介。 (1998.12.25)

民主政治貴在實踐,而不在樣板理念的宣揚,這種態度可以從這個實驗性很強的環境研討會中強烈地感受到!首先,這是一個為期五年的長期學術計畫,在研議的過程中三個大學的環境研究中心在各自專長的領域彼此奧援,同時在計畫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將研究心得跟社會各界進行意見與行動的交流,因此雖然是嚴謹的學術研究,卻仍不喪失社會實踐的面向。其次,是電腦網站所發揮的資訊散播與知識解放的功能實在不容輕忽。主辦單位刻意在開會之前便將引言人的文章放在網站之上,自由地供人上網閱讀,並且計畫將開會的討論內容摘要放置在網站,希望在日後引發更廣泛的討論。彰顯了知識的合法性不應該只是少數專家來界定,而電腦科技在某方面具備無窮潛力來打破這種專斷。第三,是會議的進行採取積極互動的模式,例如當引言的研究者發表完畢,即有來自官方單位的代表加以回應,接著保留了相當長的時間開放給與會人士發言與提問。值得注意的是,這整個過程時間的控制與會場討論情緒的掌握非常地重要,大會並且安排特定的人員速記討論內容,以便提供下一階段的討論作為參考。我看到大牌的教授自己都參與在速記的行列,而不是隨便找幾個研究生交差了事!大會的參與者約有一百四十人左右,在第一天的綜合討論之後,隔天繼續安排小組討論,主持小組討論的人也不一定是大教授,但卻必須由具備相當敏銳觀察小組動態能力的人擔任,因為討論的氣氛絕對是激發與凝聚更大共識的重要關鍵。

民主政治的實踐有一些較為隱微、需要時間沈澱,但卻不可或缺的精神:如促成知識與價值得以交流的信賴感(trust),它的重要性在於建立一個能夠充分尊重個人意見的社會網路;另外,是社會互動得以健全的互利精神,一種真正的伙伴關係。成功的伙伴關係必須依賴責任的分擔以及在某種程度上不求回報的援助。長遠地來看,這些精神的延伸絕對有助於形成一個更具包容力的嶄新社會視野以及環境的關懷。這次英國環境研究界的「環境管理」研討會正是在這些精神上做了一個極佳的演練。除此以外,更對長期以來高高在上的學術界在政策諮商的興趣上,提出一個高難度的「民主難題」:也就是,如何更廣泛地將各方對環境的物質利益、價值、知識以及實踐整合成社會行動與共識呢?反觀台灣,我們的環境糾紛絕對不少於英國,如核廢料與垃圾的處置等。以台灣的颱風災難為例,幾乎每年我們都會看到民意代表上演著天災乎?人禍乎?這種看起來「很民主」的政治鬥爭戲碼,但是自然環境似乎還是年年惡化!問題在哪裡?我們不得不再從環境政治的民主化進程細細地思量。還有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術界的角色定位在那裡呢?(1998.12.25)

資料來源:泰晤士左岸 http://wshih.fcchen.net/thames/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