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鯨記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尋鯨記

2015年11月02日
採訪、撰稿:于立平;攝影:柯金源、陳慶鍾、郭道仁;剪輯:陳慶鍾

有一種鯨魚,每年7月到11月,會洄游到南太平洋群島東加王國來繁殖生產,為了一睹牠們的風采,有一群追鯨人,會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而許多在外地工作的東加人,這時候也會返鄉,回到他們熟悉的海洋...

追鯨人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

這種鯨魚很會唱歌,在大型鯨類中,個性算是很活潑,牠們喜歡躍身擊浪,胸鰭拍水、擺尾下潛,每個動作都吸引遊客目光,這種鯨魚是大翅鯨,又叫做座頭鯨。

隨著季節變化,大翅鯨從寒冷極地的攝食地,來到熱帶的育幼場,數千公里的遷徙,只為了讓寶寶有一個安全與溫暖的家,可以好好長大,屬於哺乳類的大翅鯨,必須懷胎十月以上,才能產下一胎,鯨魚媽媽會把寶寶帶在身邊照顧一年左右,小鯨魚才會離開媽媽獨立生活。

海洋生態攝影師金磊在學習鯨豚拍攝技術。

當大翅鯨繁殖季到來,海洋生態攝影師金磊,就會從台灣飛來東加報到,有時一待就是快一個月,每天出海八小時,幾乎天天往海裡跳,要拍出好的水下照片,靠運氣也靠技巧,一張張大翅鯨母子的照片,是他夢想的實踐,他想把鯨豚水下拍攝技術學回台灣,希望有機會拍到台灣東海岸鯨豚,在海裡悠游的畫面,於是五年來他追逐著鯨豚,從台灣洄游到東加。

跟著大翅鯨一起洄游的,還有在外打工的東加人,農漁產業是東加主要經濟來源,為了有更高收入,當地居民會到鄰近國家,像是澳洲、紐西蘭等地找工作,Vili與Masi大半年都在紐西蘭農場採收水果,賞鯨旺季時,就會回到東加擔任潛導工作,賞鯨業帶來的收入,讓他們得以養活一家人,也可以回鄉和家人團聚。

在外打工的東加人賞鯨旺季時回鄉擔任潛導。

他們帶領遊客與大翅鯨在水下互動,人與鯨有了第一次相遇,即使只有幾秒鐘的瞬間,卻是一輩子的感動,不過同樣海域,曾經人與鯨的相遇,是殺戮的開始。

1980年,東加國王下令禁止捕鯨,法律限制,讓鯨魚肉從此在東加餐桌上消失,1994年,東加開始發展賞鯨觀光,曾為食物的大翅鯨,反而成為人們認識東加的親善大使,從世界各國遠道而來的遊客,一大早就來到港口,等著實現跟大翅鯨共游的夢想。

1994年東加開始發展賞鯨觀光。

為了避免干擾大翅鯨,東加政府的賞鯨規定之一,一艘賞鯨船搭載八名遊客,必須由潛導陪同,分成兩組輪流下水,如果兩三艘賞鯨船,同時看上同一隻鯨魚,那就必須按照順序排隊,在不遠處等待。

東加政府規定賞鯨必須按照順序排隊。

東加附近海域,是住在南半球大翅鯨的重要育幼場,在這裡常見到鯨魚媽媽帶著寶寶,一起出游,那麼到底每年有多少大翅鯨,返回東加群島,又有多少鯨魚寶寶在這裡誕生,這一直是海洋生態攝影師Tony心中的疑問。

Tony早在1998年就開始拍攝大翅鯨,為了解密,他利用自己拍到的和賞鯨遊客提供的照片,展開辨識行動,他比對大翅鯨身上的斑紋,發現許多母鯨會不斷重複返回東加海域,像一隻腹部有著特別花紋的母鯨,就是常客,這隻母鯨曾被拍攝到七次,牠分別帶著不同的幼鯨,出現在東加海域,從2009年到2014年間,Tony總共辨識到223隻幼鯨,有一年他還紀錄到有52隻幼鯨出現東加。

許多母鯨會不斷重複返回東加海域。

南半球大翅鯨,喜歡到東加生產,那住在北半球的大翅鯨,又喜歡到哪裡去呢?鯨豚研究人員余欣怡查閱歷史資料,發現台灣可能曾經跟東加一樣,是大翅鯨繁殖育幼的選擇之一。

曾經,蘭嶼達悟人流傳著大鯨魚一來,飛魚群就跟著來的故事;曾經在日治時期,南台灣還是日本人的捕鯨基地,過境台灣、命喪黃泉,這是條遷徙的不歸路,漸漸的台灣海域,看不到大翅鯨蹤影,是大翅鯨媽媽覺得不安全,選擇不再來了嗎?還是大量捕獵,導致大翅鯨數量減少?直到2000年,余欣怡在蘭嶼第一次紀錄到大翅鯨的身影,讓她對於大翅鯨重返台灣,燃起希望。

從台灣到東加,尋鯨之路仍繼續著,他們還在等待,等待有一天,可以在自己家鄉的海洋,與大翅鯨深情相遇…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尋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