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慢半拍 屏縣自救防制PM2.5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政府慢半拍 屏縣自救防制PM2.5

2016年07月13日
摘錄自2016年7月12日中國時報屏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等待縣市政府做,太慢了!」屏東環保聯盟、教育產業工會防制細懸浮微粒(PM2.5)轉守為攻,計畫在屏縣裝設至少30個移動環境感應監測系統,藉此分析影響因子利用科學方式找到污染源,進而抑制危害產生。屏東大學資訊工程系教師董呈煌隨身攜帶二顆PM2.5檢測儀,透過數據偵測決定停留該環境時間多寡,守護自己與家人健康。

屏縣各級學校以升起空污旗作為防範,但根據標準為環保署設立的監測站。屏縣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黃莆田表示,屏縣幅員遼闊,監測站分別設置屏市、潮州、恆春,學校依此為據,各相距至少30公里,宣誓作用大於實質意義。

黃莆田說,民間團體為改善偵測點不足缺失發起移動性監測站,計畫購買30部監測儀器由民眾隨身攜帶監測系統,將周遭偵測細懸浮微粒資料上傳雲端,藉以大數據分析概念,讓民眾瞭解屏縣一年四季、白天黑夜,甚至各鄉鎮空污狀況,蒐集數據越多、分析越準確。

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表示,針對排放廢氣工廠可能污染源,民間團體有進不去窺探限制,但透過儀器進行周遭監測,配合時間、風向佐證,蒐集資料就能讓污染源現形,也可作為公單位查察及制訂政策方向,真憑實據講話才有力。

董呈煌說,家中孩子都是過敏體質,前年冬季到中國東北旅遊,當地燃煤使用頻繁,當身體感覺空氣很差時,孩子眼睛已腫到張不開,所以他開始隨時監控環境習慣。董呈煌指著兩台檢測儀表示,每次移動到定點或新教室上課會開啟儀器,作為是否啟動空氣清淨機或戴上口罩依據,這項習慣就算在家裡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