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票率:40 %(票數:455)
2005年,這是1965年後,首次發生1年內有3個強颱登陸台灣的現象。海棠颱風來襲,全國注目的焦點似乎都集中在楓港斷橋事件,而號稱總統故鄉的台南,繼612水災之後,又再次造成國道淹水而封閉的情形。台南縣沿海地區淹水特別嚴重,其中麻豆鎮遭受50年來最嚴重水災,連過去鮮少淹水的佳里、西港及將軍鄉都全部「淪陷」,若加上嘉義、高雄縣鄰近鄉鎮的水患,可說嘉南平原歷年之最。
多次的水患,各界檢討原因不出以下4點:區域排水工程未獲重視、治水事權分散缺乏整合、地下水長年超抽地盤下陷、排水渠道不完善且維護不力。
政府提出以8年800億的經費希望能澈底解決長年的水患,然800億預算對於陳痾已重的台灣水文生態是否足夠?所謂水文生態包含自然、社會、經濟三大子系統,是十分複雜的人類活動。諸如水科學研究,水知識教育,水問題立法,水糾紛處理,水資源評價、規劃、開發、利用、保護與管理,水工程勘測與設計,水利建設與管理,水災害預測與防治,水動態監測與預報,水問題決策等一系列與水有關的活動。今天台灣的水患之所以日趨嚴重,除大自然的天候變遷外,主要是因為我們在上述每個環節都出了問題。面對這樣一個龐大且盤根錯節的難題,800億恐怕還是只能治標。
台灣每年都有天然災害,而地盤下陷、土壤鹽化,是台灣土地的沉疴;氣候變遷、降雨異常,防災工作更加困難。洪氾之災,古已有之,亦非於今為烈,但總不能一再重複發生。至於如何改變現行防洪策略,使水災的發生減至最低,應是全民關心與思考的重點。「滯洪池」、「遷村」都是可以考慮的方案,但從環境資源與土地利用管理層面而言,前者無異將土地沼澤化、後者則有居民就業、就學及安養等問題需要解決,對台灣地區不容有太多的幻想。面對幾乎年年有的水患,縱然真有800億的投入,結果仍難分曉。
【相關新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