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奧良帶給台灣什麼省思?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紐奧良帶給台灣什麼省思?

忽視生態提供的屏障功能 將付出慘痛代價

2005年09月09日
作者:莫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卡崔娜橫掃8月底橫掃美國南方墨西哥灣,引發海水倒灌、堤防潰堤,密西西比州內陸1,500公尺泡水,爵士樂發源地紐奧良一夜之間變成人間死城,死亡人數逼近萬人,數十萬災民撤離,抽乾積水至少要一個月到半年的時間。而美國媒體報導說,早有專家提出災難警告,因為紐奧良有將近80%土地低於海平面,再加上由沼澤溼地、近岸沙洲與植被構成的保護迅速流失,科學家與官員早已注意,災難似乎可說是預期中的不幸。

這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天然災害之一。類似的場景,類似的條件,類似的災難警告,是不是很令人熟悉?

紐奧良事件,再次喚起中南部沿海地區人們在612水災期間「水漫金山寺」的慘痛記憶,也再一次提醒我們台灣沿海地區地層下陷的嚴重性。紐奧良經驗告訴我們,即便如美國這般富裕國家,讓城市用480公里長、號稱可抵擋有兩百到三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波堤包圍著,仍無法抵擋五級強烈颶風的無情摧殘。大自然的一次反撲,再一次徹底摧毀了人定勝天的神話,給予長期忽視生態環境所提供的保護功能的人們,一次無言的教訓。

住中南部的人都知道,這幾年來,眼看著馬路填得比家裡還高,防波堤蓋得永無止境的蓋下去,仍然無法海平面越來越「高」、每逢豪雨必淹的惡夢;前一年淹到腳踝,接下來就是淹到小腿肚,再來是淹到膝蓋也不感到意外。

據經濟部水利署資料,1990年台灣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區是屏東,累積最大下陷量達到2.54公尺,第二名是雲林沿海,累積最大下陷量達到1.46公尺;而近年地層下陷的冠軍改為彰化縣,至1992年的累積最大下陷量達2.12公尺。台灣的地層下陷,絲毫沒有止步的跡象。

然而,不管是遏止地下水超抽、加強區域排水、墊高地基、或是有人提議的遷村等方案也好,都是聚焦在硬體方面的技術問題;生態保育所能提供人類與環境的保護功能,卻甚少為人所重視。台灣幾處重要的沿海溼地與沙洲,除了像七股溼地等因有明星物種棲息受人重視以外,其他的,則因一個個填海造地與工業區開發所埋沒掉,如屏障雲林外海的外傘頂洲。

當前朝野政黨吵得紛紛擾擾的8年800億「水患治理特別條例」,還是在爭論「錢怎麼給」的問題,有沒有綁樁嫌疑等等。這些都不重要,真的。花錢搞硬體,美國缺錢嗎?重要的是,若對大自然予取予求的心態與策略再不調整,屆時,台灣失去的不只是一個城市而已,而是半邊江山。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202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