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來說,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資訊系統)是一個以電腦為工具收集、儲存、管理、分析、表述地理資訊的系統,用地圖標示的方式分析地表上存在的事物或是事件。一般來說GIS的系統中大概涵蓋了兩類資料:空間資料及屬性資料。空間資料記錄空間中的點、線、面等空間元素,如:寺廟、道路、洪氾區域……。屬性資料記錄這些空間元素的特徵,如:寺廟—位置、道路—長度、洪氾區域—面積等資料。此外,GIS也能結合資料庫的使用,針對上述的資料提供查詢與分析的功能,將GIS的圖資在電腦螢幕上打開,就像是將一張社區觀點地圖展開在桌上。
透過GIS整合的資料呈現,社區所面臨的問題,大如開發保育、交通運輸,小至古蹟、景點的位置,都能利用GIS生產出不同圖資,並加以堆疊,並以地方學知識的整合形成一張主題地圖,讓不同屬性卻又具體的圖像顯示出來,這是傳統地圖無法做到的地方,這一點也是社區地方學最有可能展現其橫向整合力量的地方,突破了傳統的學科限制,用在地社區的觀點整合多元的知識。
當地方學與GIS的結合如何展現在地知識的力量?
回顧整個製圖的歷史,製圖技術永遠與殖民主義攜手並進。在大航海時代是如此,日治時期的地圖是如此,在現在台灣更是如此:各式的公共建設主題地圖,標示著社區未來可能的影像,甚至在台灣未來的國土法架構,就利用地圖做為一個統合的介面。
台灣之有地形圖,始於日治時代。在日治的50年中,先後調製了6套實測地形圖,作為鎮壓人民、管理土地、開發資源、改造社會的基本藍圖,這些地圖不僅是當時台灣歷史與地理的珍貴史料,我們透過GIS的校正、堆疊,從新舊地圖的對照中,清楚地看見這百年來社區的變化,(在美濃的經驗中,我們就曾利用1904年的台灣堡圖進行當時的地景回溯,並透過其他圖資的比對,從中發展出了一套針對美濃水環境的具體改善作法),而老地圖的角色,從一個統治的工具轉化成為了支援地方學研究的基礎;此外,透過將各個與社區相關論文資料的圖像化與數位化,與現有圖資的堆疊,讓我們發現了另一個切入社區歷史與地理的角度,同時也隱約地看見了社區未來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程中,GIS透過了以下幾個特質,開始與我們在社區進行的工作進行「疊合」。它是圖像式的知識管理系統,將社區的地圖、空照圖、數位地形整合成為社區的地理知識;它是社區規劃的整合平台,將公部門、居民、NGO對社區的規劃放在一個共同的平台上討論;它是地方學資料的彙整平台將各種地方史、研究資料、老地圖整合在一起;它是文化資產的管理平台將我們在社區的資源普查與後續監測合而為一、它是具像化的社區對話平台,透過圖像與數位地形的呈現,讓大家對於社區的問題一目了然……
因為這樣有機、多元且富公共參與的疊合,社區有了力量可以回應國家的「災害空間生產」,也唯有把開放的資訊繪製進同一張地圖之後,社區居民與政策才可以用一個同樣的語彙進行討論。
綜觀美濃在操作與整合社區型GIS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做是一個重新尋找社區影像的過程,只是這一次的影像不是老照片,而是一個以社區為主體性的數位平台,不只串連空間的地理資訊,並透過地方學與社區工作者加上考古地圖、研究論文、公共政策的討論等人文資訊,呈現出社區的多樣性面貌。在這樣的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地方學的知識與材料越豐富,則所呈現的歷史影像就越真實。
我們該如何發展 對於地方學與GIS結合的態度?
波赫士(Borges)描寫的一則寓言:有位皇帝想繪製一幅完整精確、鉅細靡遺的全國地圖,帝國卻因為繪製這幅地圖耗盡國力而毀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描繪某系統的任何特定狀態,是不可能之事。
社區大學地方學的推動,必須透過一個整合的工具,匯集彼此的力量。一味地累積資料是沒有意義的,除非我們在事先訂出目標,並對如何使用、組織議題給予清楚的定義才能獲得一個具完善資訊的分析過程,做出正確的決策。透過GIS的整合,能讓我們掌握最新的空間與地理訊息,也讓我們對於各項切身的議題,能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角度來面對社區。
GIS是一套可以延伸想像的工具,它或許可以協助形成解決方案,可是GIS本身卻絕無可能作為一種答案,更多的可能是:社區工作者將自身所累積的地方學經驗與知識,透過GIS這個平台進行跨領域的整合,讓地方的知識可以透過不同領域的對話,展現力量,並找到一些新的可能性。或許GIS只是協助我們把資源分配的更好,就這樣而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