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珊瑚保育的遠景-第九屆珊瑚礁生物研討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珊瑚保育的遠景-第九屆珊瑚礁生物研討會

2001年09月10日
水產出版社電子報

第九屆珊瑚礁生物研討會,9月2日起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舉行兩天。

研討會早上先欣賞由蔡永春先生放映與解說幻燈片,欣賞珊瑚礁的美麗與哀愁。接著是樊同雲博士的專題演講:活珊瑚養殖的技術與應用;他說;活珊瑚的養殖技術在近十年來快速發展。成功的珊瑚養殖具有多重的應用價值,包括:1.用於珊瑚群體的生理學研究﹔2.以中型生態箱的方式研究珊瑚礁群聚的結構與功能﹔3.配合人工繁殖珊瑚的技術,推展深具意義與商機的工作。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方力行,以台灣珊瑚礁研究保育的回顧與展望為題,作專題演講。

他指出,「文人相輕」,尤其是研究人員,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天縱英才,前人不行,同儕魯鈍,惟我獨尊。這種假象騙騙學生可以,要擴大到一個行業中,可能就難以聚沙成塔,難成氣候了。台灣在珊瑚礁方面的研究與保育,在過去短短的十幾年中(約從1985~2001年),不論在國科會的基礎研究,國際論文發表,國內民意的重視度上,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科,在眾多的研究課題中殺出重圍,發展到今日的規模,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他說,珊瑚礁研究在台灣稍有成功的原因有:1.同儕之間互相合作,先後提攜,既無打壓,更無猜忌,沒有山頭林立的現象,使得不論前後輩或南、北方的力量,都得以凝聚,不致因內耗而互相抵消;2.注重基礎學術研究,致力於提昇純科學理論之追求,是以研究成果在學術圈中,能獲得其他領域學者的敬重與支持,不致流於〝新聞學者〞的淺碟現象;3.對環境的持續關懷,適時掌握新聞事件,爭取社會認同,但不炫於虛名,經由推薦或引介,使同一事件可由許多學者專家從不同角度,不同地點,不同時段,擴大同一目標之影響力;4.與社會其他力量結合,如觀光、潛水、環保團體、水族館業者等,使得「珊瑚」一詞,深入民心,有助於保育、政策制定,資源引入,甚至計劃申請的推展。方力行館長認為,九○年代整個世界對珊瑚礁破壞與保育的重視,以及對環境生態的關切,也是台灣珊瑚礁保育研究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們要是沒有準備好,沒有好的整合與策略,一樣會在時機過去後,一無所有的。

至於台灣珊瑚礁研究保育日後的發展,他以為,應該要注意到下面的問題:1.不要人才多,資源多以後,山頭就多了,「成事困難,敗事易」,如何在新秀輩出之後,仍能少些攻訐,多些支持,應是在現今一片發展生物科技聲中,增加本科學門競爭力的必要認知;2.善用已有的資源與基礎:除了各校已有但分散的資源外,海洋生物博物館珊瑚王國的知名度與活珊瑚養殖的投資與技術,應可作為各位學者、學生、學會及國內外研究同仁的資源與籌碼;3.建立整合目標,群體計畫,一方面可增加在國科會、農委會、內政部等的競爭力,另外一方面可定期發布新聞,告知社會珊瑚研究群社的進展;4.與企業界合作,為日減的研究資金,社會支持及理念行銷,未雨綢繆。他說,有關台灣珊瑚礁的現狀,在每年的珊瑚礁總體檢及許多報導、文章中,都已有介紹,不再贅言,只是由衷的希望珊瑚礁研究群社在多變的環境中,像早年的珊瑚一樣長命百歲,而不是像現在的珊瑚,吉凶未卜。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所長邵廣昭,以台灣沿岸魚類群聚結構及其地理分佈之研究為題發表演講指出,魚類群聚結構及地理分佈之研究必須有正確的分類鑑定及充分的時空分布資料為基礎。由1993年「台灣魚類誌」中所載的237科2028種,迄今已增至253科2500種以上,佔了全球約十分之一的魚種數。這些魚類中扣除100多種之淡水及兩向洄游魚種後絕大多數均為海水魚,其中以1600種以上之珊瑚礁種數最多,砂泥及大洋洄游性較少,深海魚則才剛開始作有系統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