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演講提到關於高科技電子業的發展,我總會先問在場的聽眾,談到高科技產業,您的第一印象為何?早期多半的回應是低污染高附加價值、科技新貴、股票分紅等等,近期卻有聽眾在第一時間就會回應高污染,差異頗大的回應顯示一般社會大眾對高科技電子業印象可能已經有了明顯的轉移,而這種改變可能也突顯台灣科學園區相關的環境爭議,以及全球電子產品治理典範的移轉,正慢慢影響著人們的想法,衝擊著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想像。
高科技發展的背後
當電子製造業進入微利時代,廠商追求擴大量產之餘,又怕削價競爭,減量控制又擔心被控價格壟斷;高度分工的結果,生產鏈上的獲利並不平均;後進國家電子業的工程師,必須加以投入配合晶片上市量產,期待搶得頭香以獲取較大利潤,人生寶貴的年輕歲月裏,日以繼夜投入工作,犧牲健康以及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當政府以綠色矽島為台灣擘畫發展願景,以世界上密度最高的12吋晶圓廠集中地沾沾自喜,施政主軸中的「拼經濟」思維,強化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鏈上的製造生產,然快速流動的高科技相關資本與製造設備,為前述的擔憂與犧牲又增添了一些的不確定性,看似富裕的高科技製造業,卻令人充滿對其發展前景的未知與不安。
使人不安的因素不止於此,政策上不成比例地補貼培植電子業的發展,卻缺乏相對的資源投入關心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健康風險與環境影響評估,這些評估首當其衝的社群包括為公司賣命的產業從業人員,以及以鄰為壑的社區居民,環境受害的階級性問題在貧富差距擴大中格外刺眼。2006年的中部科學園區后里七星基地的環境影響評估爭議突顯了上述問題,其在通過附帶決議中要求健康風險評估、後續地方環保監督、污染的連帶責任保險等,為高科技產業發展所須注意的相關問題提供了註腳。但中科七星后里基地在園區作業基金負債累累情況下,已處於科學園區發展史的後期階段,早期竹科、南科、中科一、二期並無相關要求,缺乏環境機制的檢視配套,問題都只在事後揭露中快速消逝,而中科后里七星基地環評提醒我們,之前的缺乏評估可能使我們暴露在化學物質充斥的環境中而不自知,高科技業相關的有機化合物與重金屬進入生態食物鏈可能使我們面臨極高的健康風險。
電子業的綠色革命
不願面對高科技業帶來的健康與環境問題,使我們錯失了在早期可以系統性地建立處理高科技環境問題的規範契機。台灣作為全球高科技生產鏈重要的一環,類似問題的發生並非世界的唯一,竹科師法的矽谷在1980年代即發現嚴重的污染問題,其更是全美密度最高的超級基金場址所在地,之後高科技製造與勞工健康問題訴訟糾紛不斷,眾所矚目2004年前IBM員工控告IBM公司即是著名案例,在矽谷污染控訴過程中,環境正義、勞動權益中的移民、性別課題不斷被反思,堅強的在地草根運動促使資訊公開法、廢棄物處理規範等法律通過,以及企業對於環境社會責任的重視。台灣面臨的問題困境也隨者高科技業的全球化而在世界各地浮現,巴塞爾行動網揭露電子廢棄物在中國、印度、非洲等的處理問題,歐亞美民間組織與媒體報導揭露勞工在電子工廠內作業的處境,關注問題的焦點或許不同,但相關揭露顯示高科技製造的勞工、環境問題跨越不同區域,面向相當複雜,全球性的規範治理成為重要課題。
近來歐盟三法〈WEEE、RoHS、EuP〉以及號稱最嚴格的化學物質管制條例REACH (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nd Authorization of Chemicals),已為電子產品端產生重要的影響,電子產業鏈的綠化成為全球趨勢,綠色產品概念成為企業生存競爭的重要利基。電子業的綠色革命已經開啟,提醒產業界負起產品製造到廢棄的相關責任,也提醒政府調整促進產業發展的誘因策略,因為不當的補貼政策,可能拖延產業轉型而損害國家整體的競爭優勢與環境品質。不可諱言地,相關規範還是有相當侷限,對於生產端環境健康風險影響以及末端越境轉移的規範仍有力有未殆之處,但相關政策的形塑,已提供更多討論、改變的機會。
矽谷經驗的醒思
在2007年的年頭,我們很榮幸邀請到矽谷毒物聯盟前後任的執行長來台分享他們的矽谷經驗,以及國際評比、全球治理的一些思考,邀請活動的進行其實也回應了台灣高科技電子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其中,社區環保監督如何進行,高科技規範政策工作如何推動,企業社會環境責任如何落實,都圍繞著台灣追求科技永續、環境正義的想望,我們慶幸跨國際的合作串聯,使在地聲音得以突破地域的限制,而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貢獻者。此外,我們彙編了一本《全球治理、在地行動:綠色矽島的環境挑戰》手冊,一方面希望彙整台灣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重要環境、勞工課題,並呈現國際上相關案例,希望藉由國內外議題的討論,使社會大眾對於高科技電子業有較全觀性的了解。另一方面,我們的重點不只是揭露,也希望藉由國際規範的分析,與國際團體的策略回應,掌握國際的趨勢脈動,了解台灣未來針對電子產業發展應有的認識與政策方向。此外,《全球治理、在地行動:綠色矽島的環境挑戰》也特別紀念環保鬥士高清波,他在2006年9月離開我們,但他所塑立與污染永不妥協的典範,以及對社會運動的堅持與創意,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最重要資產。
編按:
〈高科技電子業發展的再思考〉一文引自《全球治理、在地行動:綠色矽島的環境挑戰》手冊中的序文,想要獲得《全球治理、在地行動:綠色矽島的環境挑戰》手冊,可於1月22-23日台灣環境行動網主辦的講座與工作坊中索取,有關矽谷毒物聯盟前後任執行長來台分享矽谷經驗與全球治理的邀請活動,請參考TEAN台灣環境行動網http://www.iepa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