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種人》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撒種人》

2007年02月10日
作者:波特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撒種人》英文書封破舊的社區、陌生的鄰居

因為一位小女孩在空地種下豆苗

而再度充滿希望與活力

《撒種人》是一本很有好看的小書,在內容與寫作手法上都很有意思,還被美國圖書館選為青少年必讀的書籍之一。它是由13個人物的想法貫穿而成的故事,敘述美國克利夫蘭一處頹廢的城區,如何由死氣沉沉的冬日,重拾活力與希望。

這一切的起因是一位來自越南的小女孩,在社區空地上種下一把豆子,她僅是要藉由種植作物,來紀念未曾謀面就過世的父親。接著,在空地旁的樓上,一位80歲的老太太囑咐他的鄰居溫德爾為小女孩種下的豆苗澆水,溫德爾不但照顧了小女孩的豆苗,自己也加入了種植的行列。然後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來到這塊空地種植豆子、玉米、番茄等不同的作物,大家因為這塊綠地而日益熟悉,社區也重展歡樂與活力。

而在小女孩種下豆子時,這裡原本還是一處鄰人堆放垃圾的地方,社區居民因為多數屬於移民人口、藍領階級,彼此間不但陌生,也充滿猜疑,這些都在豆苗成長的這一年中,逐漸改變。

若是讀者您熟悉都市規劃與社區營造的議題,應該了解「社區公園」對社區的影響力,大約就是這個故事所表達的。大約是十年前,台北市有個著名的「永康公園」案例,北市工務局原本要將這一處公園重新規劃成制式的活動中心加上水泥涼亭的公園,此舉勢必砍伐原先公園內近百棵的大樹,於是一個小女孩寫了一封信給市長與社區居民,社區在怪手面前搶救了大樹,拿到公園規劃的自主權。他們接著參與公園的規劃與建設,舉辦社區活動,使得這個公園成為台灣社區運動歷史中不可抹去的一頁。若是您現在到永康公園小憩,還可以看見當初社區民眾製作的馬賽克,與他們捍衛留下的大樹。

我們的城市就是有這麼多的小人物「撒種人」,默默的給予活力,才有這般旺盛的生命。

《撒種人》並不是真實故事,而是作者Paul Fleischman從報紙看到的社會消息,以及母親在醫院參與的義工體驗而有的想法。作者自己有個朋友在Santa Cruz 協助失業者園藝計畫(Homeless Garden Project),這個計畫是要這些遊民、失業者學習自己解決問題,進而能在求職、生活與教育目標上也能自立,這種概念也被作者寫進故事中。

而美國多元而紛雜的人口族群也是故事的重心之一。在故事中,這個社區是租金低廉的破敗城區,因此藍領階級與外籍移民人口都聚集在此,等到他們賺了錢,就會搬去更好的社區地段,這個社區只成為一個過站。而不同族群因為語言、文化、治安、貧窮等問題,彼此無法溝通也有誤解,而益發疏離。這樣子的社區,在美國城市中很常見,作者也有體認。事實上,歐洲、日本與台灣也都有這樣的市區,2005年在法國還有阿拉伯裔移民社區因為對社會長期不滿,而引發的抗議。表面上平和與繁華的城市,實際上就像書中這個小社區一樣,有著同樣的問題。而我也希望,這些社區都可以像《撒種人》中一樣,擁有自己的撒種人,種植出新的希望。

撒種人      《撒種人》Seedfolks  

  • 作者:保羅.佛萊希曼 (Paul Fleischman) 
  • 出版社:晨星
  • 出版時間:2003年8月31日

若是您想要熟悉作者創作此書的背景,可以參考這個網站:Paul Fleischman writes about how he came to create Seedfolks作者的官方網站上,也有此書的介紹。

這個出版社製作的網站則是指導教師如何在課堂上介紹這本書,如何以互動讓學生了解 A Guide to Teaching Paul Fleischman's Seedfolks

如果您也想加入與社區公園有關的綠色行列,可以加入社區的社區組織,或是洽詢以下的團體:

還想告訴大家的是,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一位鼓勵大家種樹的人,肯亞的馬薩伊女士。她主持的綠帶計畫Green Belt Movement),最初也是由婦女在自家後院種下第一棵樹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