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污染企業進駐 沿淮城市面臨水資源危機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高污染企業進駐 沿淮城市面臨水資源危機

摘錄自2007年1月19日經濟參考報安徽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昔日洪澇災害肆虐的淮河流域,同時還是嚴重缺乏水資源的流域;由於沿淮城市的發展,加上高耗水、高污染的企業陸續進駐,水資源供需危機已逐步顯現,如不及時對流域水資源進行科學分配管理,將處於「水資源短缺—高耗水、高污染—水資源更加短缺」的惡性循環中。

安徽省的沿淮地區是全省人口最密集和耕地利用率最高的地區,目前沿淮的淮南、蚌埠、淮北等城市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水資源緊張。由於安徽沿淮富集煤炭資源,在中部崛起中,安徽沿淮城市都把煤炭工業以及高耗水、高污染的電力、煤化工業作為支柱產業或者起步產業。但據專家分析,目前淮河水資源狀況並不允許大力發展煤電化等重化工業。按專家測算,淮河全流域年可用水量在約300億立方,安徽段可用水量約80億立方米,目前已基本用完,發展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煤電化,水資源從何處來,是必須解決的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