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食安議題越受關注,人們開始留意食物的來歷,除了透過資訊瞭解外,親身體驗食物生產的過程,更是一趟結合五官、四肢並用、兼具感性與理性的生活旅程。
吳政豪|6'4''|2015|宜蘭員山鄉
※ 編按:守護環境由瞭解開始,影像就是觸發行動的關鍵。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07年開始舉行自然生命印象短片徵件,廣邀創作者加入資訊公開的行列,以創作守護環境。今年徵件活動邁入十歲,更跨界串聯動畫創作圈,以「自然,在一起」為題展開徵求。
【環境創作短片展】將陸續分享本屆徵件得獎動畫與生態紀錄片。在不同詮釋、風格與創作之中,將以多樣的角度與觀點出發,述說在地環境故事!
作品簡介
從亙古以來,吃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食物不僅帶給人熱量、能量,還有心靈上的滿足。隨著近年來大眾越來越關注食安議題,開始留意食物的來歷,除了透過資訊瞭解外,親身體驗食物生產的過程,更是一趟結合五官、四肢並用、兼具感性與理性的生活旅程。
天似乎才剛亮,一群人搭著巴士搖搖晃晃地從都市啟程,在宜蘭0.8公頃的田地上擔任一日農夫。在小農夫婦陳毅翰與林芳儀的引領下,沒有難懂的農業專業知識,讓一日農夫直接在體驗中感受農夫耕種的辛勞、糧食得來的不易,以及農業所面臨的問題等。
只見大家在田中賣力跨步插秧,偶時風趣愉快的談笑起來。本片以不同的拍攝視野與訪談讓觀影者如同行於其中,再搭配著輕快的節奏配樂與動畫等生動方式,讓觀者更輕易地瞭解友善耕作的理念。
創作理念
一群都市的人們來到宜蘭員山鄉,認識剛從美國回來的年輕夫妻,他們租了一塊0.8分地來務農,耕作不使用有害的化學藥劑,除了觀察生態還做起實驗,自製的福壽螺補捉器,只希望種植出乾淨又健康的米,同時維護田野中健全的生態與環境。
評審推薦
生態攝影老師王力平認為,「友善農業」在歷經近年的幾次食安風暴之後,逐漸為普羅大眾所接受,不僅重視食物的安全,也同時重視農業對於土地的友善程度。
本片完整的畫面、設計創意,也忠實記錄現場狀況,適時加入適切而不冗長的訪談,清楚表達對於友善農業的參與和理想,對於推廣「友善農業」是一部非常好的小品。
*本作品於第十屆「自然,在一起」短片徵件榮獲 生態紀錄短片組 佳作殊榮。
*欣賞更多作品,請至第十屆自然生命印象短片徵件 得獎作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