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期搬遷樂生療養院:死人的牆比活人的家還要偉大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限期搬遷樂生療養院:死人的牆比活人的家還要偉大

2007年03月12日
作者: Satan the DarkBringer(被遺忘的島嶼版主)

3月6日早上同事傳來這篇新聞,差點沒有罵出聲來。

對院民來說,這裡是一個家,不是一間醫院。(圖片來源:Satan the DarkBringer)看到「暫定古蹟」四個字,我第一個聯想到的是到現在遲遲無法定案的樂生療養院。第二個想到的,是台北市政府的邏輯不知為何?1925年由士紳合資興建的大龍峒孔廟圍牆要拆,而整整晚了55 年,1980 年建立的中正廟圍牆卻突然成了古蹟?

另一方面,不知道是要稱讚台北市政府的行政效率比台北縣政府好?還是要說死掉的「自由燈塔、民主長城」的圍牆,比一堆活人的居住地都來得重要?

中正紀念堂的圍牆要不要拆,對我來說都沒有差別,我甚至覺得那個「大中至正」的匾額挺有氣派的,要是因為改名而拿掉也頗為可惜。問題是,什麼時候中正紀念堂變成了古蹟了?哇靠,那我現在住的老眷村一定更是個古蹟了,文化局要不要也來禁止改建,讓我假日午休的時候可以睡個好覺?

樂生療養院,世界韓生氏(痲瘋病)病史所紀錄的六十個療養院之一,原院舍範圍面積 36 公頃,因新莊線捷運工程,現僅餘面積約三公頃,而這最後的三公頃,現在也如風中殘燭般的危險。這個台灣醫療史上唯一收容痲瘋病患的公立醫療機構,從日據時代的強制隔離、強制結紮、到現在的門診、到我們現在可以自由進入,見證著台灣公共衛生政策百年歷史的縮影。



從建築上來看,從最早的日式木造建築,到後來由各州政府(縣市政府)出資營建州民居住的病宅,為了使患者較易適應,這些宅第特別以傳統的合院形式建造,形成罕見的「日式台灣合院」建築,全院將近五十棟的宅第分別以台灣各州名稱呼,走在院內,構成非常特殊的台灣縮影。可以相比擬的,則是國民政府逃亡來台之後把台北市的街道名稱都取了中國大陸的地名。雖然一樣的情境作法,但前者是為了安慰被強制居留的病患的思鄉情懷,後者則是為了某個人的南面為王小朝廷心態,在人文精神上不可同日而語。如果那個 1980 年蓋的中正廟圍牆都可以是古蹟,那麼行政中心、醫療中心這些日據時代留下的哥德式建築,自然更是古蹟。



另一方面,雖然日本政府所採取的是非人道的強制隔離,但是在眾多考慮上可以看出其用心,位居新莊頂坡角丹鳳山的向陽面山坡,乾燥溫暖,既然不打算放這些人出去,此處的規劃即為另一個家園,而非病房。走入樂生院可以看到王字型醫療中心、鍋爐室、炊事場、浴場、福利社、佛堂、納骨塔等各式各樣的公共建築、以及眾多鬱蔭蒼蒼的林木花草。



對院民來說,這裡是一個家,不是一間醫院。



對我們其他人來說,那裡是一個公共衛生的歷史教材,教導我們不要因為無知、因為恐懼,就倉促的做出影響許多人一生的決定。



樂生療養院院區的空間配置、空間規劃、建築設計,完整記錄了近代痲瘋病在隔離、醫療、生活、在公共衛生與醫學演進上面的思維與辯證,然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卻是一個粗糙而暴力的國家機器,願意保持某個死者的圍牆,而不願意保留生者的起居空間與人權。



唉,阿添叔、阿湯伯、文章伯、秀琴阿姨、富子阿姨、素鳳阿姨,我能說什麼?誰叫你們不是人類的救星、世界的偉人呢?

總統蔣公紀念歌



總統蔣公!

您是人類的救星,您是世界的偉人。

總統蔣公!

您是自由的燈塔,您是民主的長城。

內除軍閥,外抗強鄰,

為正義而反共,圖民主之復興。

內除軍閥,外抗強鄰,

為正義而反共,圖民主之復興。

蔣公!蔣公!

您不朽的精神,永遠領導我們,

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後記:

這篇調侃文寫到一半,收到樂生聯盟轉來的新聞,心情更加沈重。

「樂生療養院長黃龍德說,上週接獲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公文,要求昨日張貼搬遷公文,限期一週,如舊院區院民期滿仍拒搬遷,台北縣政府工務局將張貼強制搬遷公告,限期一個月,最快四月廿日就會執行。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與台北縣政府捷運工程隊近日密集邀請台北縣警察局、樂生療養院等單位展開協調,針對目前仍住在樂生療養院舊院區院民,研議強制搬遷可行性,會中各單位互踢皮球,拒絕主導此案,『混合組』最後成為各方可接受方案,將由警員、醫生、護士、輔導員等人,組成六人小組,強制搬遷一位院民。 」

本文轉載自被遺忘的島嶼

有關樂生院的近況請參閱快樂‧樂生─青年樂生聯盟行動網頁

有關樂生院的行動參與與影音資料請參閱[Offensive] 打破訊息壟斷,樂生線下游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