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專家:保護生態系 助益環境韌性、防減災的不二法門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聯合國專家:保護生態系 助益環境韌性、防減災的不二法門

2018年03月02日
本報2018年3月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社會每遇重大開發與生態保育衝突時,常將生態保育解讀為了「幾隻鳥、幾隻石虎和幾朵花」。然而,越來越多科學研究關注於生態系保全,能防止或減緩極端氣候帶給人類社會的衝擊,也就是,保育終極關懷的對象是人類福祉及生物多樣性創造的恩惠與利益。

由農委會水保局、里山倡議國際夥伴網絡(IPSI)等機構主辦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韌性國際研討會」,為深化「里山倡議」在台灣實踐內涵,以生態防減災為主題,邀請歐美日專家,分享新知及國際經驗。

來自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跨領域研究學院的法布里斯‧赫諾(Fabrice.G. Renaud)教授,過去多年曾於聯合國大學環境和人類安全研究所任職,他在會中分享「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和生態系為基礎的防減災/氣候變遷調適(Nature-based Solutions and Ecosystem-based  DRR/CCA)」的概念。


法布里斯‧赫諾介紹「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和生態系為基礎的防減災/氣候變遷調適」概念。攝影:廖靜蕙

防減災更天然的選擇:以生態系統為解決基礎

「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意指以保護、永續管理、復育自然或改善生態系的方式,有效而彈性地處理社會面臨的挑戰,兼顧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惠益共享的行動。

「生態系為基礎的防減災/氣候變遷調適(Ecosystem-based DRR/CCA」則指為了達成環境、社會以經濟的永續、韌性,持續性的管理、保育及復育生態系,以降低災害風險、因應氣候變遷。

但是以生態系為基礎的作法並非萬靈丹,因為缺乏知識、能力,以及對於生態系在特定情境下能扮演的角色缺乏科學證據,或缺乏長期經營生態系的承諾,多數人仍持觀望甚至拒絕的態度。

其實相關的科學研究不斷累積增加中,IUCN(世界保育聯盟)即有一個以自然生態為基礎的防減災研究小組,以增加環境韌性的概念防減災。他以海岸紅樹林為例,沿海維持良好的原始紅樹林,區隔聚落與海岸的距離,讓聚落更靠近內陸,降低天然災害的衝擊,就是基本概念。

在此概念下,保護紅樹林、預防、減輕天然災害帶來的衝擊之餘,連帶保全魚類生態,增加可利用的漁獲資源,此外,越南一些海邊紅樹林,更作為民眾柴薪,這也大大降低國家維護海岸線的成本。另外還有文化的傳承,這些地區維繫自然生態的方式,以及保留原始樣貌,吸引遊客駐足。

以生態系為基礎的做法,最大的優勢是同時解決多個目標,如防減災、氣候變遷調適,同時對永續發展有所貢獻。

這在他參訪關渡保留區時,也留下這樣的印象,從當地樣貌,紅樹林、濕地,以及等待北返的水鳥等,甚至離捷運站的距離這麼近,認為在消波防洪、生態保育、文化觀光等,都有作用。


淡水河流域由幾個保護留區串聯,越趨完整的生態系,越有機會增加環境韌性。攝影:廖靜蕙

但要如何證明生態防減災有效?無論是2004年南亞海嘯(印度洋大地震)或2011年311震災(東日本大震災),都引發研究者關注海岸植被面積大、品質好的地區,在這些天然災害中,是否發揮了保全的效果?一部分研究指出,南亞海嘯中,植被面積和死亡人數呈反比,但這項結論也有不同的研究論文反駁;311震災也有以植被面積與住宅區關係為研究主題,從紅樹林以及其他海岸植被群為研究基礎。相關研究雖未有定論,卻顯示自然生態與防減災的關係越來越受到重視。

赫諾從69篇相關的研究報告中分析,珊瑚礁議題占70%、鹽沼72%、紅樹林30%、海草/海藻林36%;這些報告中提出,珊瑚礁平均減少97%的波浪能量,消波防洪的功能不輸給人工防波構造;從成本效益觀點,防波堤每公尺造價19,791美元,珊瑚礁結構的恢復每公尺1,290元。

不但海岸如此,高山上的森林生態系也不惶多讓。自然的保護作用也適用於山岳環境。保安林對於森林內的土石流、雪崩具有阻擋效用,不過卻會受害於山頂的土石流、雪崩,因此需加強維繫保安林的健全。

除了科學數據調查,社區認知到以生態系為基礎的防減災原理,並訴諸實踐更是重要。

由於科學證據越來越顯示自然生態系的防減災功能,因此也反映到國際上的重要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XII/20號,在氣候變遷、和減少災害風險損及生物多樣性的決議中承認,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和永續利用、生態系的復育,可以在氣候變遷的減緩和調適、抗沙漠化和減少災害風險發揮重要作用。《巴黎協議》承諾保護生態系和生物多樣性的完整性,不但能減緩更可調適氣候變遷。

聯合國永續目標提及到2030年確保可持續的糧食生產體系,並執行具有韌性的農法,以維繫生態系,強化氣候變遷調適能力,並逐步改善土地與土壤品質。其他如《2015-2030 仙台減災綱領》,都充分肯定保育生態系同時是增加環境韌性、減緩、調適氣候變遷的不二法門。

赫諾指出,這些做法的最終目標在於專家、決策者,面對防減災處境下,充分考慮所有的解決方法,包括純工程(所謂的「灰色」解方)、生態防減災、或綜合兩者的解決方案。隨著科學和實務累積的知識、架構及準則越來越豐富,以生態系為基礎的作法,有望越來越擴大運用尺度。

里山倡議:台灣國際參與大門 2018支持台灣三項實地活動

這場研討會也獲得里山倡議國際夥伴網絡(IPSI)「實地活動」項目支持。「實地活動」是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運作架構的五大工作面向之一,目標是「透過各會員組織的個別計畫或會員組織間的合作計畫,從事里山倡議的研究和實務的相關行動」。截至2018年2月統計,IPSI執行委員會核備46項合作計畫

其中來自台灣提報的合作計畫有三項:

  1. 東華大學:「協助建立台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Taiwan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TPSI)」(2015年提報)
  2.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透過國際合作推動台灣生態農業與農村永續發展整合計畫(Integrated project of enhancing ecoagricul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aiwan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2016年提報)
  3. 農委會水保局:「2018年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EPL)回復力國際研討會(201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silience of SEPL)」(2017年提報)

參與此次活動籌辦、已退休的林業試驗所研究員趙榮台對於台灣能踏出這一步深感欣喜,他說,推動里山倡議,不能僅停留在物種保育,更應擴大到生態系和地景層面的永續使用;此外,要永續使用生物多樣性,還必須考慮里山倡議的重要原則之一:韌性。未來也將協助水保局分析一些社區成功塑造SEPL(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的原因與經驗,以便其他社區參考。

水保局過去給人工程水泥化的印象,此次研討會以生態為基礎談防減災,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有與會者質疑能否落實。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李光中接受採訪時表示,水保局多年來在農村特色調查、人才培育、聚落景觀營造、農產及綠色旅遊行銷、農村社區防災等,累積豐富的經驗與成效,都與里山倡議習習相關。

未來若能相當程度調整傳統坡地水保工程、坡地農藝工法以及溪溝整治工程,多多借鏡國際新案例,學習融入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育元素,並於農業生產地景發展兼顧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工程技術,再加上多年來努力耕耘有成的促進青年回流農村,他認為將使水保局的經驗在國際里山倡議夥伴網絡發光。


2018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韌性國際研討會國內外學者與參與人員合影,水保局提供。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