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廖靜蕙
文章列表
2025-01-14 10:59
濕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及天然資源之一,不僅能維護生物多樣性,更具有蓄水、調洪、水質淨化等功能,還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為有機碳。濕地的存續對於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扮演關鍵地位,卻往往被人們忽略,面臨填平、換算土地價格的窘境。全球訂...
2025-01-09 10:12
冬季是台灣葉菜盛產季節,即使是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也不例外。吃葉菜是國人最愛,有機或友善農業種植出來的葉菜,對健康、生態、照顧農民生計等都有好處。這樣的產品週末在老街遇得到。一群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輔導取得標章認證、友善土地的小農,帶著剛採收的...
2025-01-02 10:55
民眾旅遊途經北回歸線界碑時,總喜歡合照留念。是的,台灣是全球22個有北回歸線經過的國家之一。不但如此,台灣更是全世界穿越北回歸線的國家中,擁有最高海拔、聞名國際的「高山島嶼」。
如果將北回歸線變成台灣永續品牌,台灣將端出哪些驚艷全球的...
2024-12-12 17:29
我們手上的木竹製品,只要是使用國產材,就證明是產自生生不息的森林。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昨(11)日正式宣告,台灣國有林156萬公頃全區取得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下稱FSC)驗證,從今而後,...
2024-11-25 18:21
綠鬣蜥雖已依法公告為有危害生態之虞的外來種,嚴禁輸出入、飼養繁殖及買賣,各縣市政府也積極回應民眾通報、捕捉移除,但四年來族群數有增無減,並持續北擴,危害農作物顯著。上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邀集縣市政府、專家學者召開會議討論對策,包括宣示移...
2024-11-19 10:31
10月初以楝科植物為名的山陀兒颱風,從南部小港海域長驅直入,造成高雄市區、屏東部分地區災害,尤以高雄市區規模龐大的倒木,首度令人意識到風災造成的倒木對都市的影響。同樣位於高雄市內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也飽受風災洗禮。倒下的大樹固然令人不捨,在...
2024-11-14 14:03
土生土長的黃腳虎頭蜂和台灣野蜂,為了生存攻防,東方蜂鷹也來湊一腳,形成難分難捨的羈絆——不僅在台灣野外真實演出,現在更透過全球最具指標性的自然生態紀錄片品牌BBC Earth的鏡頭,放送到全球觀眾眼前。
11月17日於BBC Eart...
2024-11-05 16:56
為地球降溫、調節氣候,保護區的碳匯功能扮演關鍵角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即委託台大邱祈榮研究團隊進行碳盤查,首次揭露各國家公園自然碳匯數據,去(2023)年台灣九座國家(自然)公園移除了逾3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CO2e)。
台大森林...
2024-10-22 17:54
[10月28日更新]南投分署表示,為因應即將到來的康芮颱風,原定11月2、3日辦理的奧萬大30周年慶開幕活動、音樂會及竹夣30開展活動,延期至11月16日辦理。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草地上來了領角鴞、繡眼畫眉和台灣藍鵲——原來是藝術家...
2024-10-22 15:44
台灣廣受喜愛的綠化樹種「枯里珍」,這個名字居然由「高士佛」的排灣語音譯而成?高士佛在台灣植物分類上到底有何重要地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自2022年起,推動「屏東縣牡丹鄉高士部落推動多元化森林產業輔導計畫」,從了解族人利用周遭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