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魚教育的入門三堂課:從《科學教你挑好魚》開始,走讀《魚市場》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食魚教育的入門三堂課:從《科學教你挑好魚》開始,走讀《魚市場》

2018年05月05日
文:賴威任(孩好書屋店主)

相信不少家長聽過「多讓孩子吃魚會變聰明」的說法,2017年底,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針對中國青少年取樣的研究結果,發現每週至少吃一次魚的小孩,不僅睡眠品質較好,智商也比不吃魚的孩子高,相信這樣的研究成果,更加佐證多吃魚的好處。然而2014年《保育生物學期刊》(Conservation Biology)刊登集結各國學者、政府官員、非營利組織成員發表《海洋的71個痛》(Seventy-One Important Question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Marine Biodiversity)的漁業專篇中,列舉11個衝擊海洋環境的重大問題。

究竟要怎麼「食魚」才會對孩子好,同時減低對海洋環境的衝擊呢?從《科學教你挑好魚》一書中,我們可以歸納出食魚教育的入門三堂課。


《科學教你挑好魚》/晨星出版;《魚市場》/步步出版。圖片提供:賴威任

一、買魚前先認識魚

「食魚教育」的第一堂課,就是要教導民眾買魚和吃魚前都要先問清楚,或是學會如何認清標示。

為什麼要先認識魚呢?舉例來說,根據台灣調查顯示,各種漁貨銷售通路包裝上,至少就有七種魚曾被假冒或簡稱為「鱈魚」,加上真正的Cod(大西洋鱈,即真鱈)數量太少、少有人見過或吃過,一般民眾在市場中實在難以分辨。雖然消費者並非真鱈才吃,然而也顯示多數人對漁產不熟悉,相當依賴市場攤商、餐廳或賣場提供的資訊。為避免吃入來路不明的漁獲,清楚的標示、充分揭露海鮮的相關資訊極為重要,須認清同時有中文和英文的漁產標示,讓民眾可以清楚理解眼前的這條魚是何種魚,還須告知原材料出口產地、於何處包裝。

二、如何買條新鮮的魚

魚離水後會迅速退鮮,一般民眾少有自己垂釣、至大海和養殖池現場捕撈、或前往定置漁場採購的機會,幾乎都從傳統市場、超市、賣場採買漁獲。為了吃的健康,分辨魚商是否為了延長漁獲保存時間,在碎冰或水中加入藥劑以延長魚體僵硬和魚眼發亮時間,以及利用藥劑維持或減緩魚鰓褪色的速度,甚至讓魚浸泡色素來維持魚體顏色……等伎倆,建議選擇有產銷履歷的安心海鮮。在傳統市場挑選時可以採用以下三步驟:

  1. 眼看:確認魚眼明亮、無凹陷,倘若魚眼呈現灰白色或滲血情形,表示這條魚受到反覆退冰,已經不新鮮。
  2. 鼻聞:開鰓或輕按魚肚上的小洞聞味道,如果魚不新鮮,經過反覆冷凍、解凍的魚腹腔內膜易破損糜爛,一擠就有腥臭味跑出。
  3. 手摸:鮮度差和保存環境冷度不足會導致魚身軟而無彈性,相對來説魚體僵硬的比較新鮮。

三、如何買到對的魚

學會如何挑選一條知道名字且又新鮮的魚之後,最後一堂重要且困難的課,就是買到一條對的魚。

什麼是「對的魚」呢?指的是符合永續海鮮標準的漁獲。倘若是大小魚通殺的刺網及三層網、對於海床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的底拖網等方式捕撈的魚,則不符合;已遭過度捕撈導致野生數量遽減、成長慢且資源不易恢復、屬於食物鏈高層、屬於定棲性生物、撈捕方式破壞棲地或造成混獲等,若有符合以上任三項條件,這樣的魚也不應考慮。

「食農教育」的推廣日漸普及,觀察農產品如何從產地進入餐桌相對容易,然而漁產地距離常民日常生活過於遙遠,「食魚教育」在推廣上有其難度,一般人少有如同繪本《魚市場》中的主角小清,全家人都是海鮮中盤商、每天都要去魚市場工作、熟悉漁獲來源的生活經驗。


孩好書屋是適合親子一同造訪的閱讀空間。攝影:張書榜

建議家長可以與孩子共讀,引導孩子想像自己是小清,用孩子的視角去看魚市場裡面有什麼、市場裡的工作內容、魚市的工作流程,同時思考哪些海鮮曾出現在家中餐桌,找找書中海鮮跟平常吃到的海鮮之間的差異,更進階的還能帶孩子逛傳統市場、海鮮餐廳、超市賣場,跟孩子一起拿著《臺灣海鮮選擇指南》,學習如何買條健康又不會傷害環境的魚。

最後,別忘了把挑好的海鮮帶回家一起煮食,不只挑魚變聰明,也要吃魚變聰明,共同享受將生活與閱讀結合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