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琴蛙(Nidirana okinavana),因其叫聲如豎琴般動聽而得名,體色深褐色,體長不超過五公分。雖然體型小、不起眼,但目前全世界只有南投縣魚池鄉跟日本的八重山群島,可以找到牠們的芳蹤。
豎琴蛙在台灣赤蛙科中,因為繁殖期間需先挖洞築巢,而對棲地有較嚴格的要求。具備此條件之棲地本就不多,再加上棲地品質下降、人為干擾等因素,豎琴蛙在《2017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中,列為台灣「極危」(crtical endangered)等級。此外,豎琴蛙也被日本環境部列為「絶滅危惧Ⅱ類物種」,即易危物種(vulnerable species)。
獨特的身世淵源
1985年,日本福岡教育大學倉本滿教授在西表島採集到豎琴蛙標本時,因為牠「登登登」的叫聲,宛如豎琴演奏般動聽,而將其命名為Rana psaltes,種小名「psaltes」即有豎琴演奏者之意。
早期較以形態作為物種分類的標準,爾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不同的基因、樣本地點多寡、取樣範圍是否完整、是否有採集到相關物種等,都成為影響分類的標準。因此豎琴蛙的屬名和種小名不斷改變。
2007年,松井正文教授發現Rana psaltes其實只是Rana okinavana的同物異名,因而將其種小名更改為okinavana。
去(2017)年底,中國發表新種南昆山琴蛙(Nidirana nankunensis)[1],研究者同時對赤蛙科(Ranidae)下的拇棘蛙屬(Babina)成員,包含南昆山琴蛙、豎琴蛙、腹斑蛙等,以基因分析、形態比較和宣告叫聲(advertisement call)分析等作法,重新建構拇棘蛙屬,將原本隸屬其下的琴蛙亞屬(Nidirana)獨立出來,而原本歸在拇棘蛙屬琴蛙亞屬下的豎琴蛙,就被重新歸入琴蛙屬,成了現在的學名Nidirana okinavana。
和同屬、外觀相近、體長可達七公分的腹斑蛙(Nidirana adenopleura)相比,豎琴蛙體型明顯小上許多,此外,豎琴蛙體背顏色較淡,有不明顯的背中線。且與腹斑蛙相較,豎琴蛙的腿部橫紋較細。
挖泥洞築巢特殊的繁殖策略
在繁殖季時,豎琴蛙也是台灣唯一會挖泥洞築巢的赤蛙。相較於一般蛙類多直接將卵產在水裡,豎琴蛙的築巢行為,較不易被天敵發現,但也相對耗費大量體力,每次築巢,約需歷經兩到三個小時。
台灣的兩棲類,如蟾蜍或貢德氏赤蛙等,繁殖策略通常採取「以量取勝」,動輒產下數千到上萬顆卵;豎琴蛙的繁殖策略則是「重質不重量」,一次最多產下四十顆卵,且卵徑相對較大。此外,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兩棲類研究室林春富研究員觀察到,迥異於一般蛙類行為,豎琴蛙產完卵後,母蛙會持續待在洞旁,推測此一行為可能與護卵、防止天敵靠近相關。
致命的威脅:棲地條件嚴苛、棲地品質下降、人為干擾
然而,豎琴蛙獨特的築巢行為,也是牠瀕臨滅絕的原因之一。
因為豎琴蛙對於棲地的要求極為嚴苛,需要有鬆軟、且質地可供其築成泥窩的土壤,而具備以上條件的環境卻日益稀少,使得目前全台灣僅僅在南投縣魚池鄉可發現牠們的蹤跡。根據2017年《台灣兩棲類紅皮書》的分析報告,在七、八月豎琴蛙的繁殖高峰期,每天能觀察到的成蛙,也只有60到90隻,前景堪憂。
此外,由於族群小且棲地限縮,林春富認為,雖然目前還未觀察到豎琴蛙遺傳(基因)多樣性降低的現象,但如果棲地限縮問題持續未獲改善,未來極有可能將因近親交配而產生遺傳多樣性日益偏低的危機。
除此之外,豎琴蛙也面臨了棲地品質降低或人為干擾等危機。在台灣多處供作生態研究的著名樣點,往往因為大批愛好者的進入參觀,無意間破壞了生物的棲身之所。以豎琴蛙為例,經人潮踐踏後,土壤變硬,將使豎琴蛙因此不易挖洞築巢,或者也可能因參訪者不小心踩到泥窩、破壞巢洞,使原有可供豎琴蛙生存繁殖的微棲地瞬間消失,甚至難以復原。
「尤其豎琴蛙目前只棲息在南投縣魚池鄉,一旦因為氣候,或是其他意外事件導致原棲地消失的話,幾乎可以宣告台灣豎琴蛙族群的滅絕。」林春富強調,「所以一定要以豎琴蛙的角度,進行更有效的調查研究及經營管理,以防患於未然。」
防患於未然 備份棲地保育豎琴蛙
未來對於豎琴蛙的保育方式,主要著重在是否還有其他樣點的普查、棲地品質的維護,以及尋找其他備份棲地[2]為目標。
基於豎琴蛙對環境要求嚴苛,在目前特生中心的規劃中,首先會從鄰近地區開始,逐步向外搜尋,希望找出更多可能的分布地點。然後,會以保育原棲地為優先,接著慢慢擴及周邊棲地,以期讓族群漸漸擴大。
此外,採集野外蛙卵或蝌蚪於實驗室中培養,再野放回原本棲地,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不過整個復育的過程還需要更詳細且周全的規劃,才能進行棲地備份的工作。
總之,長遠來看,持續改善域內及域外的棲地復育工作,都是必要的,林春富研究員說:「我們不想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否則一個意外發生,豎琴蛙就全數滅絕了。」
台灣有近四十種的青蛙,各有各的獨特性,豎琴蛙雖然鳴叫聲悅耳,外表卻不是太吸睛;一般民眾不妨選擇觀賞其他沒有瀕危之虞、外表更鮮亮特出的蛙類,以減少對豎琴蛙的干擾。例如東華大學楊懿如教授所主持的「青蛙小站」,就有許多適合的賞蛙行動,可供一般民眾參照。
豎琴蛙
※ 註1: Lyu, Z.-T., Z.-C. Zeng, J. Wang, C.-y. Lin, Z.-y. Liu, and Y. Wang. 2017. Resurrection of genus Nidirana (Anura: Ranidae) and synonymizing N. caldwelli with N. adenopleura,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China. Amphibia-Reptilia 38: 483–502.
※ 註2:代表與原棲地環境類似,如複製一般,另外多一新棲地。新棲地在文獻中常以the receptor sites 或 the reintroduction to previously occupied sites, or introduction to new sites來表示,原有棲地則為 the donor pop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