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部落簽訂MOU「西西倡議小組」保育斐濟重要野鳥棲地 | 生物多樣性專欄 - 愛知目標
生物多樣性

【愛知目標】與部落簽訂MOU「西西倡議小組」保育斐濟重要野鳥棲地

2018年07月31日
文:林大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在蓊鬱的熱帶雨林一角,傳出一陣喧鬧聲。一群人坐在大涼亭裡,一會兒交頭接耳地討論事情,一會兒又在紙上寫寫畫畫。一旁的火爐上,有個老舊的大鐵鍋不時的翻騰,裡頭似乎裝滿食物,白色的炊煙和帶著鍋蓋晃動的金屬聲,直上雨林的天際,眺望閃爍著陽光的太平洋。炙熱的陽光也照射在涼亭的屋頂上,熱情的程度一點也不輸給涼亭內的熱鬧人聲。

這裡是「拿特哇杜溫拿半島(Natewa Tunuloa Peninsula)」,位於斐濟東部主要島嶼瓦努阿島(Vanua Levu)的東南方。這個地形崎嶇的熱帶太平洋島嶼,幾乎全島都被熱帶雨林覆蓋,一年四季都相當炎熱,偶而會有強烈降雨,再加上每年約有10至12個颱風帶來大量雨水,因此這裡的天氣,不是酷熱豔陽,就是滂沱大雨。

多特有及受脅鳥種棲息 斐濟東部島嶼列重要野鳥棲地

這個得天獨厚的島嶼,也正是拿特哇絲尾鶲(Natewa Silktail, Lamprolia klinesmithi)在全世界唯一的棲所。絲尾鶲屬為斐濟的特有屬鳥類,其下只有兩種小鳥,一種就是拿特哇絲尾鶲,另一種則是分布於塔韋烏尼島(Taveuni)的塔韋烏尼絲尾鶲(Taveuni Silktail, Lamprolia victoriae)。由於這兩種絲尾鶲都分布於距離大陸遙遠、面積狹小的太平洋島嶼,因此面臨著不小的滅絕風險。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中,分別屬於易危級(Vulnerable, VU)和近危級(Near Threatened, NT)。


許多特有及受脅鳥種棲息於斐濟島嶼。圖片來源:Arnie Papp (CC BY 2.0)

此外,斐濟和東加地區的特有及受脅鳥種「東加地鳩(Shy Ground-dove, Alopecoenas stairi)」也棲息在拿特哇的熱帶雨林。由於不少特有同時又面臨滅絕風險的鳥類棲息於此,2005年,國際鳥類聯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以下簡稱國際鳥盟)便將拿特哇杜溫拿半島列為「重要野鳥棲地(Important Bird Area, IBA)」,面積達17,600公頃。

阻止雨林環境劣化 鳥盟與當地政府組「西西倡議小組」

半島上的熱帶雨林看似安然平靜,但近年來森林的面積不斷地因為違法濫墾、農地擴張、人為縱火及過度放牧等,逐漸縮減。有些天然的熱帶雨林被完全砍伐殆盡,種下大面積的桃花心木人工林,作為生產木材的經濟林。也有些天然林是被種植棕櫚樹或椰子的人工林所取代。熱帶雨林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威脅,不僅造成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流失,也引起嚴重的土壤侵蝕,導致淡水水質劣化,影響民生用水安全。此外,嚴重受污染的廢水流入海洋,也對海灣內的生物造成衝擊。

島上的熱帶雨林幾乎是島民的生存和經濟命脈,為了阻止環境劣化,當地社區在國際鳥盟的協助之下,會同當地的政府部門,包括卡考德羅韋省議會(Cakaudrove Province Council)和林業、農業及土地利用部門(Department of Forestry, Agriculture and Land Use),於2005年組成「西西倡議場域支持小組(Sisi Initiative Site Support Group)」(以下簡稱西西倡議小組),共同研擬及執行保育當地熱帶雨林的策略。其中,"Sisi"在當地語言的意思,就是指兩種斐濟特有的絲尾鶲屬鳥類。

西西倡議小組首要面對的是日益嚴重的商業伐木和非法盜伐,第二則是如何在保育熱帶雨林的同時,也讓當地居民的生計得以維繫。

與11氏族簽訂MOU 執行森林保育、規劃社區永續計畫

首先,由於斐濟超過80%的國土是由原住民以氏族(mataqualis, Mat)的單位擁有,且這些氏族擁有土地利用方式的最終決定權。西西倡議小組成員與政府部門因此邀請與議題相關的利害關係人,舉辦說明會與交流會,說明當地雨林是所有島民的共同命脈,對於森林資源的取用,勢必要有一個共同規範,否則最終只會造成森林的消失和環境的劣化,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最後,2009年各方順利簽署備忘錄,由11個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氏族,同意在十年內共同執行森林的保育工作,停止大規模的伐木,並且以社區及村落為基礎,規劃出能夠維護居民生計的計畫。而這11個氏族所擁有的森林土地,面積最小者有132公頃,最大則有1,761公頃,總面積達6,585公頃。

11個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氏族,同意在十年內共同執行森林的保育工作,停止大規模的伐木,並且以社區及村落為基礎,規劃出能夠維護居民生計的計畫。圖片來源:UNDP
11個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氏族,同意在十年內共同執行森林的保育工作,停止大規模的伐木,並且以社區及村落為基礎,規劃出能夠維護居民生計的計畫。圖片來源:UNDP

對西西倡議小組而言,最重要的原則是:透過保育和永續經營管理方針管理森林所獲得的利益,必須直接回饋給當地社區。小組成員便以此為基礎,展開一連串的保育行動。西西倡議小組主席Silio Lalaqila 表示,「在地社區已經意識到自然保育的重要性,我們也持續透過工作坊和培訓課程,幫助他們維持生計,也避免破壞寶貴的自然襲產」。

熱帶雨林資源豐饒 成居民維繫生計的重要資產

為維繫居民的生計,必須開發新的收入來源,幸而廣大且豐饒的熱帶雨林果然是當地社區最重要的資產。森林中多樣且豐富的植物資源,是居民唾手可得的食物來源,而對這些原生植物的採集與料理方式,早就是深植當地居民心中的傳統知識。除了滿足自己的糧食所需,這些原生植物料理,也成為當地發展生態旅遊時,吸引觀光客的招牌風味餐。植物不僅能作為糧食,許多高莖禾本科和纖維柔軟的植物,亦能作為製作手工藝品的材料,而各種顏色的花朵,也成為製作絹印的天然染料,這些都成為送禮、自用及販售觀光客皆宜的獨家紀念品。

農業經營方面,小組成員藉由各種示範農場及育林苗圃,宣導如何執行對環境友善的農業,也降低農業擴張對森林流失的影響。示範的經濟作物種類主要以番薯和芋頭為主,另外還包括具水土保持功能的香根草,以及新食材鳳梨和蔬菜。同時,小組成員也向農民說明農藥減量對糧食安全的效益,以及減緩耕耘強度可預防土壤流失,以強化農業的生態系服務與功能。家禽業和養蜂業也依循環境友善的指導方針,執行不同的經營手法,例如養蜂業者獲利後,除了金錢,也將蜂蜜直接回饋給當地社區,作為食材或佐料。

培力居民成為公民科學家 記錄鳥類動向、掌握族群變化

西西倡議小組在國際鳥盟的協助之下,在工作之餘,也透過公民科學的方式,在熱帶雨林中監測鳥類的種類與數量,尤其是當地特有的拿特哇絲尾鶲。在進入森林採集的同時,社區居民的脖子上也掛著一支望遠鏡,隨時睜大眼睛、豎起耳朵,注意各種鳥類的動向,並且詳實地記錄下來。這些資訊,都是了解當地鳥類族群現況與變化趨勢的重要基礎資訊,也能藉此看見森林及鳥類保育的成效。

每隔一段時間,小組成員便會和居民一起在聚會所(通常是社區內的大型涼亭)集合。一邊休息,一邊分享彼此的工作狀況與心得。西西倡議小組也會帶著社區居民一同討論和規劃下一個階段的社區經營與保育行動,居民各自帶著自家的農作物和採集來的食材與社區夥伴分享,讓整個集會所在農暇之餘依舊熱鬧非凡。省議會議長Bulutani Maati 表示,居民已經透過這個計畫,瞭解到土地才是最珍貴的資產。

西西倡議小組的成功,其實最終還是仰賴廣大的熱帶雨林及豐富的自然資源,作為各地社區生計的後盾。取之於自然也能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合理且永續的取用,便能發展成得以長期穩定經營的方針。同時,各個夥伴也同時肩負著巡守森林和監測鳥類族群狀況的責任,及早發現環境變化的警訊。如果要參考西西倡議小組的經驗,最重要的是守護那些無可取代的自然資產,才有發揮後續經營管理的空間。「我們今天採取的決策,將會決定下一代的未來。」一位居民這麼說。

MOU執行近十年 建立兼顧經濟與保育的機制

2019年即將到來,由在地居民、利害關係人及國際鳥盟共同執行的備忘錄已接近尾聲。近十年來,透過執行備忘錄,已經在社區內建立兼顧經濟生活和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機制。希望未來即便沒有備忘錄的規範,社區也能透過這十年的經驗持續長久經營,成為融入生活中的新文化,獲得的利益也能在11個氏族之間共享。

老舊的大鐵鍋傳出各種植物的綜合香氣,隨著裊裊白煙升到空中俯瞰整片熱帶雨林,依舊伴隨著島嶼盪漾在遼闊的溫暖太平洋。午後的一場大雨,讓整個集會所變得更加涼爽,島民們享用著來自森林的饗宴,口中的味道不僅是食材的風味,還帶了一股來自森林土地的成果與芬芳。

參考資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更完整的愛知目標介紹、更深入的國內外實踐案例故事,全都收錄在《上課了!生物多樣性(5):愛知目標全球行動》,加入捐款支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定期定額捐款500元(含以上),就可獲得一本哦!
※ 讀好書、支持環境行動:http://bit.ly/2JzBSn6

作者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