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2)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全球仍約有100萬種物種面臨滅絕威脅的此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發表新書——《上課了!生物多樣性五:愛知目標全球行動》顯得格外具有意義。這是國內第一本深度闡述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目標的專書,並具體引介國際間邁向愛知目標的實際行動與國內外案例故事。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自1993年正式生效以來,持續追蹤全球與各國生物多樣性狀況的變化與相關議題的發展,滾動式地調整其工作策略與重點。期間雖經各國努力,整體而言仍未達於理想;為此,《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屆締約方大會通過了「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策略計畫」與「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做為2020之前、全球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的依據。
《生物多樣性公約》鼓勵各界提出解決生物多樣性流失問題的最佳做法與成功案例,以鼓勵更多團體或個人採取更積極的作為,共同致力於達成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
《上課了!生物多樣性五:愛知目標全球行動》專書,即為此網羅全球各界30多起案例故事,其中9起為台灣案例,涵蓋五大洲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界、民間團體、在地社區或原住民部落等,如何針對愛知生物多樣性之五大策略、20項目標,具體提出解決方案與行動策略,並適度對照台灣現況,提供相關單位後續參照。期望台灣在國際重要議題上不缺席、積極接軌國際。
《上課了!生物多樣性五:愛知目標全球行動》書中案例,有許多值得台灣省思及借鏡之處。舉例來說,從不丹的案例,看到國家願意將生物多樣性的意義與價值放在國家最上位的架構下來推行,以其堅定的承諾落實在每一項施政中,是全球唯一透過憲法達於「60%以上的國土須覆蓋在森林之下」的國家,從而創造具幸福感的生物多樣性保育。
又如英國小辮鴴復育案例,因為有長期累積的基礎調查資料作為基礎、搭配生態補貼等經濟工具,讓保育措施得以發揮較大的實質效益。其他如,從加拿大案例,可看出地方政府角色與中央政府同等重要;從挪威案例,看到以生態新思維取代傳統補貼,因而減緩過漁問題等;從印尼、巴西的對照案例中,看到專責單位的存在與否,關乎保育成敗的關鍵。其他各篇也都一一呼應20項愛知目標,提供案例實證。
《上課了!生物多樣性五:愛知目標全球行動》是《上課了!生物多樣性》系列叢書第5冊,本系列叢書已持續收錄以生物多樣性為主題之上百篇精彩專文,可供公私部門協力促進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良好範例。